上海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制:4 年
  专业介绍:

    本博士点是1998年国家教委的授权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上海市教委和我校'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目前主要二级学科方向有: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材料学(080502)和材料加工工程(080503)以及自主增设的二级学科材料化学(0805Z1)。
  本学科点拥有一批业务水平高、学术思想活跃的科研队伍,现有院士6人,副高以上职称100余名,博士生导师70余名,硕士生导师100余名。本学科曾获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现在学科带头人为周邦新院士、孙晋良院士。本学科主要侧重于利用现代理论和实验技术研究功能薄膜材料、光电子材料、智能材料及相应器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极端条件下远离平衡态材料的形成和亚稳相变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材料结构和性能,以相变和形变等强韧化理论以及集成第一性原理、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关键实验和数据库为一体的'材料基因组'方法为基础剖析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钢铁材料、镍基高温合金、核反应堆结构材料的显微组织与使用性能。研究和开发碳/碳复合材料,特种纤维材料及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研究纳米材料和功能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等。并探索新材料的形成和结构变化的新理论、新机理、制备新工艺,开辟材料在信息、能源、结构、环保等领域中的新应用。
  本学科点自七五以来一直得到市教委五批重点学科经费以及世界银行贷款的支持,已建立或正在建立从材料制备、结构分析到物性测试等较完整的材料研究与开发基地,如材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资源环境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高校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汽车用钢研究所、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热处理研究所、粉末冶金研究所、敏感功能材料实验室、发光与光电实验室和金相实验室,仿生与智能高分子国际联合实验室等。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实行申请-考核制。

  研究方向:
  01 光电子薄膜材料
  02 先进材料的结构、性能与相变
  03 金属材料强韧化研究
  04 纳米光电材料、彩色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
  05 核反应堆结构材料
  06 电子材料与器件
  07 信息显示材料与器件: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
  08 金属凝固成型理论及凝固技术
  09 金属凝固组织及其控制
  10 铸造工程及其理论基础
  11 功能材料
  12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与组织工程
  13 生物可降解材料应用研究
  14 先进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
  15 工程耐磨材料和固体润滑材料
  16 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
  17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
  18 新能源材料及其材料设计
  19 功能分子化学与材料
  20 材料集成计算与设计
  指导教师:
施鹰、李谋成、贾延东、张志军、刘斌、杨弋涛、李俊、朱波、张恒华、谭晓华、钟庆东、夏爽、贺英、陈湘茹、程晓英、顾辉、李爱军、罗宏杰、董瀚、翟启杰、王刚、吴晓春、骆军、黄晓、许斌、张登松、施利毅、雷红、孙丽宁、丁鹏、袁帅、宋娜、吕盈盈、冯欣、王武荣、刘丽、李文、杨伟光、闵嘉华、程晋荣、徐晖、夏雷、黄垒、赵尹、王竹仪、任忠鸣、钟云波、付建勋、杨健、王江、鲁雄刚、李谦、高玉来、玄伟东、郑天祥、吕战鹏、施思齐、姚美意、王林军、杜娟、鲁晓刚、高彦峰、宋长江、刘文庆、郭凯、张阿方、何燕霖、韦习成、张云虎
  考试科目:
  1. 1001英语
  2. 2015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
  3. 3016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
  申请-考核办法:


一、申请条件

申请参加“申请—考核”制的考生必须满足上海大学2021年博士招生简章规定的条件,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 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学科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已经以第一(或导师以外的第二)作者公开发表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相应的科研成果。

3.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4.报考就业方式一般应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即入学前须将考生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二、申请和考核程序


申请者按照上海大学2021年报考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

1. 网上报名及缴费

报名及缴费时间:20201289:0020211414:00,报名及缴费网址:https://gmis.shu.edu.cn/BSBM.html

报名费人民币250元,必须网上缴费,缴费时间同报名时间,未在报名截止前缴费的考生视为报名未成功。请考生报名前仔细查看报考条件,确定符合报考条件后再报名缴费。报名费一经缴纳,不予退还。

2. 请考生务必于2021115日之前,将报考材料整理完毕,在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并将纸质版材料通过顺丰快递邮寄到学院指定地点。

电子版需内容清晰,按照A4纸张正常大小,扫描成PDF版本在报名系统上传;纸质材料需按照要求顺序整理好,邮寄到报考学院。学院未收到材料或考生未在规定时间(以邮戳时间为准)邮寄报考材料的,视为报名不成功。所有报考材料一律不退还。

报考材料如下:

1 《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纸正反打印);

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

①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s://www.chsi.com.cn/wssq/);

②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在线查询学位,并截图打印,如不成功须申请中文学位电子认证报告后打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www.cdgdc.edu.cn/cn/

③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

④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硕士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研究生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保管部门公章);

6)至少两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书原件(具体格式可从学校招生网上下载,用A4纸打印);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8)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科学研究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具体格式可从学校招生网上下载);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0)科研成果(含已取得的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

11)突显本人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注:纸质材料请按照材料清单里的11项准备(每一项内容装订后,请标明顺序,按照顺序放入牛皮纸袋中,牛皮纸背面请注明报考号、姓名、导师姓名和报考学院,牛皮袋封面请列出11项清单列表,以备查验勾选)。请在截止时间递交所有报考材料(电子/纸质)。

申请人必须保证以上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报考和录取资格。

3. 打印准考证

考生可在20213月中旬进入网报系统查询报名状态并打印准考证。

4. 学院博士生招生资格审核工作小组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核意见,资格审核通过的申请者参加报考院系组织的综合考核(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请关注学院网站)。

5. 各二级学科点组织至少5名责任心强、为人公正、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外语交流能力强的所在学科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组成招生考核小组,其中正高职称不低于60%,对资格审核通过的申请者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英语考核100分、专业基础面试100分、专业综合面试100分、综合能力面试200分四个部分,满分为500分。主要考核考生的学习动机、科研和学术潜力,以及考核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综合评价考生的科学素养、个人品性、创新能力和培养潜力等。

考核阶段还应重视对申请者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考察,包括申请者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方面。

6. 学院根据本年度博士生招生名额,按照导师录取,在同一导师内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录取,申请-考核最终成绩低于总成绩的60%者不予录取。通过综合考核的考生,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上报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最终录取为2021年秋季学期入学博士研究生。

  纸质材料材料接收人:

只接收顺丰快递(邮寄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材料B楼221室,邮编:200444,联系人:忻老师,联系电话:66136261)

  参考书目:

  导师介绍:
陈湘茹
陈湘茹 (女),高级实验师,博士。研究领域:微合金化高性能钢铁材料。中国耐磨材料与铸件分会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低温钢分会委员、《现代铸铁》杂志编委会委员。主要从事微合金化高性能铸造钢铁材料研究,结合数值模拟成分设计、高通量热模拟现代实验手段和电子探针、透射电镜等先进分析技术,致力于汽车、汽轮机、矿山和海洋平台等领域升级发展所需要的高性能钢。铁材料开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及企业委托项目多项,参与了十三五重大专项计划课题等重大课题。作为“上大-中信-CBMM含铌铸造合金联合实验室”的具体负责人与全球最大的铌矿业开发企业巴西矿冶公司(CBMM)和国际钼协会(IMOA)保持着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授权10项。荣获2020年冶金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联系方式:15821883670(O) E-mail:cxr16@shu.edu.cn
程晋荣
程晋荣(女)研究员。专业:材料物理和化学。入选2004和2008年度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07年度上海大学十佳杰出青年,2008上海市""曙光学者""和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荣获2009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一)。主要从事铁电、压电、磁电等多功能材料和原型器件的研制,材料的光、电、磁转换效应和应用的研究,包括多铁性材料与器件、高功率高温压电陶瓷及换能器、环境友好型无铅压电陶瓷、铁电薄膜/贱金属异质结构及器件、高性能微波介质陶瓷和新型铋系可见光催化材料等。熟悉多种材料体系,包括PZT、BST、钛酸铋和铁酸铋薄膜、铁酸铋-钛酸铅固溶体、PMMN-PZT大功率压电陶瓷和PNN-PZT梯度功能材料等。近5年,已负责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市启明星和1项曙光计划等人才项目,1项上海市重点项目等。参加完成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在APL、JAP、J Am Ceram Soc.和PRB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余篇,SCI他引5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71次。授权发明专利5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近35次,做口头报告32次(含邀请报告7次)。
  联系方式:021-66133592 (O),E-Mail:jrcheng@shu.edu.cn
程晓英
程晓英 (女),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钢、钛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它金属合金中的应力腐蚀与氢脆;开发各种抗氢脆敏感的新型合金;各类金属合金的裂纹扩展、断裂韧性、疲劳及DIC技术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主持负责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1项,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1项;主持企业横向项目多项。与多个企业一直有合作关系。在Corrosion Science、Applied Physics Letters、Scripta Materialia等期刊中发表论文70余篇。
  联系方式:021-56336532 (O) 13641694490,E-mail:chengxy@staff.shu.edu.cn
丁鹏
丁鹏(男),博士,研究员,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获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一直致力于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相关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主要研究方向:1) 高分子复合材料高性能化及功能化;2) 智能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3) 高分子环保阻燃技术及机理;4) 塑料再生及资源化。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重点/重大项目、广东省省部产学研重大项目、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等;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导热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上海改性塑料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市塑料工程技术学会理事、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专家;《上海塑料》、《塑料助剂》编委。现已在Chem Mater、Carbon、ACS Appl Mater Interface、J Mater Chem C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他引超过1400次;是Adv Mater、AdvFunct Mater、Carbon、ACS Appl Mater Interface、Composite Part A等期刊审稿人,被评为Composite Part A全球Top审稿人;公开专利50余项,授权19项。获得2013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4年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三等奖(负责人)、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完成人)、2010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等。
  联系方式:Email: dingpeng@t.shu.edu.cn; Tel: +86-21-66134726;
  Web: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Peng_Ding4
董瀚
董瀚 (男),教授,博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性能钢的研发。注重钢铁材料技术基础研究:1、变形诱导相变理论(DIT理论)与技术,微晶钢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多相、亚稳、多尺度” 组织(M3)调控理论与技术,第三代汽车钢和高强塑韧低合金钢技术获2018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致力于特殊钢行业技术进步。开发了多个合金结构钢(齿轮钢、螺栓钢、非调质钢、弹簧钢、轴承钢等)品种,为武器装备发展研制了多个兵器钢(装甲钢、枪炮身管钢、弹钢等)。提出了特殊钢产业发展的“材料生产-零件制造-服役评价”匹配说。创新设计并建设了中高合金特殊钢圆坯立式连铸生产工艺流程。973项目“高性能钢的组织调控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2010-2014年)首席科学家。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稀土合金分会会长;中国内燃机学会新材料分会主任委员;《特殊钢》编委会主任委员;钢铁研究学报中、英文编委;《金属学报》编委;《钢铁》编委;《中国钼业》编委。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8件,发表学术论文468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H指数19),出版专著2部、专刊2期,培养研究生30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7项。多次主办钢铁材料方面的国际会议,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核心或邀请报告。
  联系方式:021-66135968(O) E-mail:13910077790@163.com
杜娟
杜娟 (女),教授,博士。专业:材料学,研究领域:磁性功能材料
  中南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范德华尔兹-塞曼实验室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磁性功能材料,在纳米磁性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相关的物理特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1、在磁性纳米颗粒的可控和宏量制备方面发展了几种新的工艺方法;2、澄清了纳米颗粒生长过程,并系统研究了磁性纳米颗粒自组装过程及磁性特色;3、发展了在低塑性稀土永磁纳米晶块体材料中形成织构的新方法;3、发现了几种新型高性能磁致冷材料。在国际权威杂志Nano. Lett.,Small,Phys.Rev.B等发表SCI论文80余篇,SCI引用1000余次。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1年起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自然基金重大项目等2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973和863共2项、省部级项目5项。
  联系方式:Email:jducase@shu.edu.cn
冯欣
冯欣(男),副研究员。研究专长为纤维素表面化学与工程,主要方向为柔性自支撑纤维素薄膜微结构及电磁屏蔽性能研究。负责上海大学纳米纤维研究室、云南省德宏州博士专家工作站及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建设。近年来在Nanoscale、Carbohyd Polym、Cellulose、J Mater Chem、Chem Eng J、Electrochim Acta、Phys Chem Chem Phys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曾担任第3届超高性能混凝土与建筑材料纳米技术国际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德国卡塞尔大学),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荣获上海大学校长奖、国家奖、光华奖、研究生创新基金及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联系方式:021-66137153(O) E-mail:fengxin@shu.edu.cn
  课题组网址:http://my.shu.edu.cn/cn/fengxin
付建勋
付建勋 (男),教授,博士。河南焦作人,1969年,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工学博士;台湾成功大学钢铁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台湾成功大学副研究教授;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暨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兼任上海大学先进凝固技术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钢铁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自然基金材料与工程学部评审专家。研究方向:高品质特殊钢的开发、夹杂物调控、钢铁冶金技术。2013年至今,承担国家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4项、企业项目近20项,经费两千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近120篇,申报专利40余项。
  联系方式:021-66136537(O) 13701837760 E-mail:fujianxun@shu.edu.cn
  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13楼337室(200044)
高彦峰
高彦峰(男),教授、博士。专业:材料学 研究领域:光热调制材料。
  主要研究面向建筑、工业和日用领域若干关键光热调制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重点涉及电致/热致/光致变色节能窗、粉体与表面处理、热调制材料和气凝胶。承担课题: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教委等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60
  余篇,出版著作一部,获得授权国家专利六十余项。
  联系方式:021-66138005(O) E-mail:yfgao@shu.edu.cn
高玉来
高玉来 (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金属凝固组织与控制、微纳液滴凝固特性及纳米量热研究、先进金属材料焊接组织调控与性能诊断及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等。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中-德国际合作项目2项及企业合作项目等40余项研究计划支持。近年来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Nano Letters、Nano Energy、Acta Materialia、Carbon、Corrosion Science、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其中ESI高引论文2篇,影响因子大于3.0的论文72篇,总影响因子约500,篇均影响因子超过4.0。发表论文SCI总引用1500余次,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发明专利12项。担任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等50个英文学术期刊的特邀审稿人。
  联系方式:021-66136536(O) Email:ylgao@shu.edu.cn
顾辉
顾辉 (男),教授,博士。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和能源材料的微结构表征和相变、界面机理研究。专注无机非金属材料微观基础研究:1、陶瓷微结构演变与介观相图规律,建立多元“结构-性能”关系基础框架;2、功能、能源材料中微纳结构、界面及缺陷行为规律,发展定量、原位、高通量表征方法,为材料多种性能研究提供跨尺度结构演变规律与界面调控机理;3、陶瓷界面纳米结构定量规律、相变机理与空间电荷分布规律。早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支持,当前承担基金委重点基金“陶瓷固溶分相规律与烧结溶体调控机理”项目,参与重点基金“抗辐照过渡金属碳化物高熵陶瓷的组分设计与抗辐照机理”项目。研究团队构建多功能高精度扫描电镜、多功能分析型透射电镜研究平台。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逾150篇;培养博士毕业生逾15人、硕士毕业生逾20人;讲授《固态物理》、《材料固态相变》、《分析电子显微学》课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近百次。
  联系方式:021-66135992(O) E-mail:gujiaoshou@shu.edu.cn
郭凯
郭凯(男),教授、博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领域:热电材料的设计与性能调控。2006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7月至2014年4月在德国马普固体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获青年东方学者加入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研究方向包括热电材料的设计、制备以及性能调控,尤其关注于材料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与输运性能间的构效关系。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Chemistry of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Nano Energ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四十余篇。指导多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联系方式:021-66135328(O) E-mail: kai.guo@shu.edu.cn
何燕霖
何燕霖 (女),教授,博士。专业:材料学。主要从事钢铁和氧化物结构材料设计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解决材料设计过程中实现“系统寻优”的科学问题。2010以来,负责和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主持在研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973子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主持在研1项)及十余项企业项目(主持在研3项)的研发。已在SCI、EI检索刊物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曾获国际相图委员会工业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联系方式:021-56331472(O) E-mail:ylhe@t.shu.edu.cn
贺英
贺英(女),教授、博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光电功能高分子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封装技术,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基发光材料与器件、电子封装胶、高分子自组装生长、材料模拟计算等。先后主持和参与科技部攻关课题、上海市科委重点纳米技术专项、上海市教委重点科研项目、国家863高科技计划等研究项目,主持和参与完成了硫酸法钛白粉等近20项工程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教材著作2部(《高分子合成和成型加工工艺》、《涂料树脂化学》),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拥有验收技术成果4项。
  联系方式: E-mail:yinghe@i.shu.edu.cn
黄垒
黄垒(男),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协会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专家、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空气净化创新社区专家委员会专家。致力于高级空气净化材料及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1)高效纳米催化材料设计制备及其空气净化应用研究;(2)基于光催化的空气净化技术及高效光催化材料研究;(3)基于低温等离子体的空气净化技术及(催化)材料研究。在ApplCatal B、Nanoscale、J PhysChem C、CatalSciTechnol等重要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被引2200余次,H因子27;其中IF大于10.0的论文3篇,单篇最高被引200余次(ESI论文);担任ApplCatal B、ChemComm、CatalSciTechnol等期刊审稿人。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授权18项。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奥地利联邦交通创新与技术部-上海大学联合项目等。注重国际合作,与奥地利、韩国、泰国、日本、巴基斯坦等国科研团队有实质合作;注重产学研合作,承担多项企业研发项目。作为副主编编写科普教材《多孔材料——奇妙的微结构》及上海市中学创新教材《探索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教授硕士课程《高等催化》。培养硕士研究生多人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光华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及“上海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1人获奖公派法国攻读博士学位。
  联系方式:021-66134726(O) E-mail:leihuang@shu.edu.cn
黄晓
黄晓(男),研究员,博士。专业:材料化学与物理。国家特聘专家(千人计划,2012),中科院百人计划(2011)。199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高分子所,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美国Georgetown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2000,2006-2010年先后在深圳吉光电子有限公司、美国Waters公司从事研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1)液相陶瓷前驱体、超细陶瓷粉体、多孔陶瓷和陶瓷纤维的制备研究,(2)新型文物保护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3)多孔微球材料制备及其在纯化分离领域的应用研究等。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总装预研加强项目等十余项。成功开发了硅胶基、树脂基多孔微球的制备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成功开发了连续莫来石陶瓷纤维干法纺丝制备技术,并完成中试。作为研究骨干参与我国首个文物保护领域973项目,并先后获得国家文物局“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2016)、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9)。迄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他引850余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14项获授权。
  联系电话:021-66136593;E-mail:xhuang@shu.edu.cn
贾延东
贾延东(男),副研究员,博士。专业:材料学; 研究领域:增材制造高熵合金。主要从事激光选区熔化,电子束打印高熵合金和热喷涂高熵合金涂层的制备,微观组织分析以及性能的研究。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1项,上海市自然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1项,负责军工和横向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转化专利1项。
  联系方式:021-66138066,E-mail:yandongjia@shu.edu.cn
雷红
雷红(男)研究员,博导。研究方向为纳米抛光材料及原子级表面平整技术,研究背景为先进电子制造行业,研究涉及化学、材料、机械、物理、摩擦学等多学科交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其中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共收录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获得200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一)、2008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5)、2005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5)。课题组在纳米磨粒、抛光液设计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科研特色。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第1届微纳制造摩擦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第1届中国平坦化技术联盟执行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表面技术》编委,《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ociety》、《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Applied Surface Science》、《Wear》、《Material Letter》、《中国科学》、《机械工程学报》、《无机化学学报》、《摩擦学学报》等本领域重要期刊的论文评阅人。
  联系方式:021-66137104,Email:hong_lei2005@163.com
李爱军
李爱军 ,男, 博士,教授。研究领域:致力于电池领域、化学气相沉积领域的数值模拟研究;以及碳碳、碳陶复合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具体包括:燃料电池、铅酸电池、非均相催化、CVD等化学反应流多尺度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高电导率石墨双极板、C/Ti3SiC2双极板、C/C双极板;C/C复合材料、SiC/SiC复合材料的快速低成本制造;高熵陶瓷的制备及生物医用研究。科研成果: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973项目课题、航空科学基金、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上海市高新工程项目以及上海市科技攻关等在内的科研项目近20项。目前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授权 项。学术任职:担任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副主编、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内燃机协会特种发动机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联系方式:aijun.li@shu.edu.cn
李俊
李俊(男),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专业:材料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担任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北京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智能显示传感及创新应用重点创新团队核心骨干。主要研究领域:新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设计及其AMOLED显示研究;低功耗CMOS电子器件研究及其人体肌电信号探测研究;薄膜晶体管人工突触器件及其智能感知一体化研究。近年来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Applied Physics Letters, IEEE EDL/TED 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 论文80 余篇,引用950 余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5 项。担任美国物理学会,化学学会及英国IOP 等20 余种SCI刊物的长期评审专家。主持和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基础重大/重点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等12 项。承担《半导体器件物理》、《平板显示技术》、《VLSI制造技术》等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室科研氛围浓郁,指导的研究生获得过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大学优秀毕业、国家奖学金、光华奖学金等相关荣誉。
  联系方式:021-69982586 (O),E-mail:lijun_yt@shu.edu.cn
李谋成
李谋成(男),研究员、博士。专业:材料学;研究领域:腐蚀电化学、金属材料腐蚀、高温氧化、电沉积等;坚持产学研用结合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目前重点为汽车、家用品、海洋工程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及培育项目4项、联合承担重点项目1项;主持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上海市教创新项目以及宝钢、上海电气、美的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等企业委托课题多项;曾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工973、国家科技部863及支撑计划和上海市纳米科技项目各1项。已发表期刊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余篇、EI收录论文近50篇,获国家授权专利7项。现为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温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与防护》、《装备环境工程》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编委。
  联系方式: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269信箱,邮编200072
  电话:021-56334167; E-mail:mouchengli@shu.edu.cn
李谦
李谦 (男)教授,博士。专业:冶金物理化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合金热力学和动力学、先进金属材料设计及其服役及防护。已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课题、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和上汽集团等企业委托课题等30余项;曾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第一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镁合金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材料及应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环境敏感断裂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编委;《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编委。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cta Mater.、J. Mater. Chem. A和Chem. Eng. J.等期刊上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3389次,H指数为31;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9件。
  联系电话:021-66135659(O) Email: shuliqian@shu.edu.cn
李文
李文(女),副研究员,博士。专业:高分子材料。2004年于郑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7年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10年于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到上海大学任教,2016-2018年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包括:拓扑结构高分子的合成,仿生智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在传感器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以及液滴微流控技术。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和教委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共发表SCI收录论文58篇,包括第一和通讯作者论文34篇,总被引用超1500次,获授权专利十余项。承担本科生课程《超分子化学》(全英文)、《科技英语(高分子)》等的教学工作,并参与了研究生课程《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和《高分子研究前沿》的授课。
  联系电话:021-66138044;E-mail:wli@shu.edu.cn
  网站:http://www.polychem.shu.edu.cn/Default.aspx?tabid=17095
刘斌
刘斌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云南省科委重点项目、东方学者项目、航空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委和企业项目10余项。针对航空发动机和第四代核反应堆对先进结构陶瓷材料的广泛需求,在复杂氧化物结构性能关系领域和原子/电子尺度材料设计领域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已经发表SCI论文80余篇,SCI引用800余次,多次应邀共同组织国际会议陶瓷计算分会场并作邀请报告。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当选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理事,获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特种陶瓷优秀青年奖,任J. Mater. Sci. Technol.编委。
  联系方式:18501726781; E-mail: binliu@shu.edu.cn
刘丽
刘丽(女),教授,博士。专业:材料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功能高分子材料,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技术基础研究,1)鞋材,曾作为863计划聚合物基复合发泡材料关键技术课题上海大学负责人,参加完成民用休闲鞋试制一个品种;2)抗菌剂合成及抗菌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制备,上海大学负责人,3)功能性聚合物基纤维及纺织品,“轻质、高强、抗紫外线老化、阻燃纤维和织物的研制”课题曾在200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福力德鞋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大学联合成立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负责人,培养研究生30+人。
  联系方式:021-66133928(O) E-mail:liuli2002@shu.edu.cn
刘文庆
刘文庆(男),研究员,博士。专业:材料学。主要研究领域:1,锆合金腐蚀。2,金属材料中的析出相。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企业横向课题等30余项科研任务;参与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期刊学术论文150余篇,大部分为SCI收录。
  联系方式:手机:18930623992;邮箱:wqliu@staff.shu.edu.cn
鲁晓刚
鲁晓刚 (男),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相图和扩散的实验测定、材料热力学计算、相变动力学模拟、材料物理性质建模、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数据库开发,以及金属材料(包括Fe基、Ni基、Zr基、高熵合金)的多尺度集成计算模拟和设计。全程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关于“材料基因组”重大咨询项目的咨询报告编撰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权威期刊(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Philosophical Magazine、CALPHAD等)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现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材料基因组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计算材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相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材料基因组领域标准化工作技术委员会委员;亚洲材料数据委员会(AMDC)委员;《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编委会委员。承担的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共性技术及关键设备、材料研究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专项,负责、参与课题各一项;企业横向课题多项。欢迎有较强材料、物理、数学和软件编程背景的考生报考。
  联系电话:021-66135809 (O) E-mail:xglu@t.shu.edu.cn
鲁雄刚
鲁雄刚 (男),博士,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冶金新工艺及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具体工作包括:渣金间带电粒子流的运动规律及其控制理论;无污染脱氧新技术;固体透氧膜(SOM)法短流程制备金属;冶金过程炉气绿色资源化;战略有色金属非传统资源清洁高效提取。研究成果体现在:在基础理论方面,开展了渣金间带电粒子流的运动规律及其控制理论研究,导出了理论公式,圆满解释了国际上关注的难以解释的现象;在新工艺开发方面,实施的"脱氧体"专利,无论在脱氧效率,设备简化,生产成本等方面均大大超过美国专利,用熔融炉渣为介质的无污染脱氧的新专利,将这一工作更向前推进了一步;用固体透氧膜法(SOM)制备高纯净金属,在提炼难熔和高纯金属方面开辟了可控氧流冶金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将可控氧流技术延伸到能源利用及开发,通过开发先进的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将钢铁流程中的焦炉煤气高效转换成氢能源和铁矿石直接还原气,探索了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综合利用新道路。以低品位复杂多金属硫化镍铜矿、低冰镍、含锌渣层等锌镍铜非传统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于多金属矿相中有价组元的矿相重构机理和界面反应调控机制。提出了多种可行的矿相重构技术方案,初步形成了多金属多矿相矿物的矿相重构技术原型。承担和完成的课题有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项目等40余项。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授权40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被SCI/EI收录超600篇次,引用近4000次。目前是中国金属学会第八届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分会第六届副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特种冶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化分会第六届委员,炼钢分会质量与非金属夹杂物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获省部级一等奖等各类奖5项。
  联系方式:18017709296 E-mail: luxg@shu.edu.cn
吕盈盈
吕盈盈(女),特聘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孔能源材料及器件,包括(1)纳米尺寸多孔复合材料设计,(2)柔性多孔储能薄膜或器件制备,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基础。2014年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获优秀毕业生称号,并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美国芝加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多年。曾主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项、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项目1项,以及作为骨干参与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已在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Smal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被引2000余次,H因子18, i10指数为21。
  E-mail:yyinglv@shu.edu.cn
吕战鹏
吕战鹏(男),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长期从事金属腐蚀与防护工作,主要从事核电材料环境促进开裂性能及安全可靠性评价研究工作。现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核学会理事及核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环境促进开裂国际合作组织上海大学代表、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以及《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腐蚀与防护》和《装备环境工程》期刊编委。曾在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冶金所、上海材料研究所、日本东北大学的材料腐蚀与防护相关专业学习或工作。 2001-2003在日本东北大学任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2003-2005任日本文部省21世纪COE研究员;2005-2011年任日本东北大学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任务、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等二十余项科研课题,与日本东北大学和牛津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国际合作关系。 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其中中科院SCI Q1区三十余篇。
  联系方式:021-56336107(O) E-mail: zplu@t.shu.edu.cn
罗宏杰
罗宏杰(男),上海大学伟长教授、博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才(1998)、上海市“领军人才”(2007)。
  历任陕西科技大学(原西北轻工业学院)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校长(2012-2015)、书记(2015-2017)。先后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第七届、第八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第五届、第六届)。任AIM主编,Nano Energy以及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等杂志编委。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化遗产保护、节能材料及功能陶瓷粉体合成等。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率先引入多元统计分析与数据库技术,开展了古陶瓷等硅酸盐质文物的物理化学基础及科技保护研究工作;在节能材料方面开展了节能材料粉体及节能膜的研究。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0余名,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4部,发明专利授权60余项。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试点项目、上海市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
  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陕西省科技进步奖、陕西省政府优秀出国留学人员奖(2001)、上海市优秀科研院所长奖(2008)、“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2016)、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等奖项。
  联系电话:021-66136586;E-mail:hongjieluo@shu.edu.cn
骆军
骆军(男),教授、博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领域:热电材料
  1999和2002年先后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5年9月至2006年10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物理系洪堡学者,2007年2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先后担任副研究员、博导、课题组长。2013年10月起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导。专长于热电材料和磁性材料的合成、晶体结构以及结构-性能间关系研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在Energy Environ Sci、Acta Mater等期刊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120余篇,被SCI引用超过2700次,其中他引2600余次。先后获得国际Ludo Frevel晶体学奖学金(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5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7年)等奖励。
  联系方式:021-66135199(O) E-mail:junluo@shu.edu.cn
闵嘉华
闵嘉华 (男),博士,教授、博导。专业:材料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主要研究领域:半导体材料与器件、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晶体制备及器件工艺、硅平面器件工艺、半导体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性能测试、太阳能电池等。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SCI、EI检索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目前主持的课题:CdZnTe晶体中Te相关缺陷的控制方法及高阻晶体电极接触特性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联系方式: E-mail: minjh@shu.edu.cn
任忠鸣
任忠鸣(男),教授,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111”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引智基地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电磁场下冶金与材料制备,合金净化,连铸与凝固,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精密制造,强磁场对材料的多尺度影响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等重大项目。与法国、德国等国开展了长期科研合作,联合承担科研项目5项,共同培养博士5名。已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得专利30余项。两次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2项。培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提名奖2项。
  联系方式:13917322680 E-mail:zmrenb@163.com,zmren@shu.edu.cn
施利毅
施利毅(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大学科技处处长、科技发展研究院院长、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建立上海大学技术转移创新体系)。现任上海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国家科技部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主任、材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国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新材料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上海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石墨烯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主要兼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纳米技术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上海市颗粒学会理事长。
  荣誉称号: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及上海市科委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环境纳米材料及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制备、工业化及应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领域:纳米功能材料制备、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注重前沿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创新紧密结合,取得了一批技术先进、具有研究和开发价值的成果。特别是在纳米功能材料形态控制技术研究、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能源环境关键纳米材料及装备等方面获得了很大进展,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强化产学研联盟,推进纳米科技成果产业化。如在青岛建立占地100亩的千吨级纳米功能材料产业化基地,产品已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高级汽车涂料、高性能绝缘材料、高品质电子陶瓷等;在上海松江建立纳米杂化涂料生产基地,产品用于高铁、地铁等重大建设工程。作为国家科技部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负责人,大力推进国际化前沿研究及产业化,与美国、加拿大、瑞典、奥地利、法国、芬兰、德国、丹麦、韩国、泰国多家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实质性科研合作,曾担任欧盟第一框架项目中方协调人,开发的先进光学溶胶(获2项国际专利)用于国际顶尖企业的产品中,每年推进3项左右上海大学与奥地利合作的前沿领域科研项目。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200余篇,近年来,每年发表的SCI一区论文10篇以上,H指数62;编著《纳米科技基础》和《纳米材料》等教材6本,并担任“创新创业时代”科技丛书执行主编,著作包括《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创业教育》等。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0余项(其中180余项专利已获得授权)、国际专利6项;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励9项。包括:199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0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13年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等。
  联系方式:shiliyi@shu.edu.cn
施思齐
施思齐(男),教授。2012年聘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跟踪计划(东方学者);2014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主要从事基于电化学的能量存储材料的计算材料学研究,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计算,结合其他计算材料科学方法和材料信息学手段(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研究电子-原子分子-纳米-介观尺度上的物质结构-性能关系和材料物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性能材料的跨尺度计算和设计。率先在国内开展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和电极材料及其界面离子输运、电子/离子输运协同调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和设计。已在Adv. Mater.、Joule、J. Am. Chem. Soc.、Nature Commun.、Adv. Sci.、Phys. Rev. B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引4200余次,H因子34,ESI高倍引论文2篇,201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多尺度材料计算方法”专题综述文章被全文下载43193次,位列《科技导报》历年下载排行榜首位。申请软件著作权4项,合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20余次。搭建了融合多精度算法的固态电解质高通量筛选平台(SPSE)并开放使用(平台网址: https://www.bmaterials.cn)。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组项目2项。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上海市物理学会计算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编委、《中国科学:技术科学》青年编委、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CSTM标准委员会)材料基因组领域通则标准化工作技术委员会委员。已培养博士后1名、硕士13名,学生获得优秀学位论文/口头报告奖/海报奖10人次。与国外相关的著名研究所和大学有较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优秀的学生有机会出国联合培养1-2年。承担《固体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全国高等院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和《热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主持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项,发表教学研究文章2篇。
  联系方式:021-66133141(O) E-mail:sqshi@shu.edu.cn
施鹰
施鹰(男)博士,研究员。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光学功能陶瓷材料及应用;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材料。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任日本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STA访问学者(半年),2002年任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COE研究员(半年)。现任上海硅酸盐学会理事及国内外多个学术刊物的特约审稿人。负责完成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委托项目等各类各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Journal of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Materials Letter、Optical Materials和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已授权8项。参与了四部辞典和著作的编写和翻译工作。目前主要科研方向为高密度多晶闪烁材料的制备和结构性能调控。负责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两项、上海市基础重点研究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各一项。
  联系方式:021-66133339; E-mail:yshi@shu.edu.cn
宋长江
宋长江(男), 博士,教授,博导。西北工业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7-2008年曾到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普渡大学访学。研究方向为先进凝固技术及新材料,目前聚焦于凝固亚稳相新材料开发研究:包括高强轻质钢、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钢(ODS钢)、高熵合金等,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钢铁联合基金、国家博士后基金、上海市科委和教委及企业技术开发等项目20多项,在Acta Materialia,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和Composite:Part A等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被SCI和EI收录100多篇次。于2009年、2017年、2020年共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原冶金部科技奖)”一等奖3项,兼任《钢铁研究学报》(中英文版)编委委员、中国铸造协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铸铁及熔炼委员会委员等。
  联系方式:021-66136569 (O) E-mail:riversxiao@163.com,riversong@shu.edu.cn
宋娜
宋娜(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高分子基导热材料、多功能仿生材料。申请人共主持课题5项,包括国家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2项,其中已顺利结题2项。作为第2参与人承担课题6项,包括国家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其中已顺利结题6项。已在Carbon、Bio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0多篇,他引共计1380次;在高分子体系中构筑高度取向的石墨烯结构、高性能绿色纤维素薄膜的开发等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及广泛引用,包括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Carb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国际权威期刊。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项,授权1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高品质汽车和电器专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核心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荣获201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联系方式:021-66134726(O) E-mail:snlxf@shu.edu.cn
孙丽宁
孙丽宁(女),博士、教授/研究员,德国洪堡学者,博士生导师。2002.9-2007.12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然后作为德国洪堡学者,在雷根斯堡大学进行博士后科学研究;2009年9月破格上海大学副教授,2016年3月晋升教授(正高,研究员)。
  迄今,已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论文86篇(其中影响因子IF>5.0论文31篇),引用共4050余次;Web of Science统计H指数34。公开发明专利44项,已授权11项。受邀为英国John Wiley & Sons, Ltd出版社学术专著撰写一章,已出版。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 项)和青年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启明星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等项目。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7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009年获德国洪堡学者,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2014)和上海市"曙光学者"(2019)。担任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委员、欧洲稀土上转换联盟e-COST成员。国际合作:与德国雷根斯堡大学O. S. Wolfbeis教授、美国加州大学Jin Z. Zhang教授、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T.Mayr教授、加拿大Concordia University的John A. Capobianco教授、澳洲悉尼科技大学金大勇杰出教授等都有实质性合作。
  研究领域:(1)稀土发光纳米材料及其生物成像和治疗应用研究;(2)稀土主-客体杂化发光多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联系方式:021-66134726(O),E-mail: lnsun@shu.edu.cn
谭晓华
谭晓华(女),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1. 稀土永磁材料;2. 磁性高熵合金;3.块体非晶合金; 4. 非晶态软磁合金。1998年3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4月到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工作。2007年9月获得上海大学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015年3月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2月-2011年8月,作为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进行研究访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教委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201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
  联系方式:13524256238(手机) E-mail: tanxiaohua123@shu.edu.cn
王刚
王刚(男),教授,博士。专业:材料学。主要研究领域: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离子辐照对非晶合金表面的影响;高能同步辐射研究非晶合金的原位变形行为和低温结构转变;非晶合金弹-塑性变形行为,特别是宽温度范围内的弹-塑性变形服役行为;玻璃材料断裂损伤和撞击行为,轻质高熵合金开发,高熵合金涂层等离子制备。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部973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等20余项科研任务。发表期刊学术论文190余篇。
  联系方式:手机:13501897156;邮箱:g.wang@shu.edu.cn
王江
王江 (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磁场控制金属凝固过程及其可视化研究,磁场控制增材制造(3D打印)金属构件凝固组织研究。自2006年起从事电磁冶金相关研究至今,先后在法国、英国从事相关领域学习、研究工作。2015年8月获得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人才计划后回国工作。在《Scientific Report》、《Applied Physics Letters》、《Acta Materialia》等杂志发表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00余篇,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7次,荣获“2016 International LIMTECH Young Scientist Award”。这一奖项是表彰在电磁冶金、电磁流体力学应用领域取得杰出成果的青年科学家(40岁以下),每年全球唯一获奖人。参与法国ANR、英国EPSRC、国内自然基金面上、重点项目、国家973、863项目十余个。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电磁场下冶金相变机理研究”主要负责人之一,国家“两机”重大科技专项,单晶/柱晶涡轮叶片成形控形控性技术基础研究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晨光”计划、“扬帆计划”、“启明星”等数项人才项目,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
  联系方式: jiangwang@i.shu.edu.cn
王林军
王林军(男),教授。专业:材料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现任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真空学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金属学会半导体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才培养计划(启明星)、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宽禁带半导体薄膜材料与器件、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晶体制备、光电器件的设计和工艺、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SCI检索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
  联系方式:021-66138023 (O), E-mail: ljwang@shu.edu.cn
王武荣
王武荣 (男),教授,博士。专业:材料加工工程。主要从事薄板塑性成型工艺和汽车安全设计研究,主持以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超高强度双相钢薄板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切向韧性断裂行为研究”,51005144)、面上项目(“先进高强钢板成形中摩擦行为及拉毛损伤机理研究”,51475280);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4项(“铝合金热成型技术及其在国产铝板上的应用,1610”、“制造效应对轿车概念设计阶段碰撞仿真精度影响的研究,1009”、“汽车电阻点焊结合强度的数值模拟及失效判据研究,1306”、“面向车身的高强度钢板可制造性应用技术的研究及标准建立,0910”)和三十几项企业横向项目。截止2019年7月,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
  联系方式:021-66136553(O) E-mail:wrwang@shu.edu.cn
王竹仪
王竹仪(女),副研究员、博士。专业:材料学研究领域: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固态电解质。注重国际合作与产学研合作,曾主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1项以及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并作为骨干人员参与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近三年,作为通讯作者在 Nano Energ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Electrochimica Acta,Carbohydrate Polymer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SCI论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WO国际专利4项,及7项中国授权专利。
  联系方式:021-66136082 E-mail:bamboo2009@shu.edu.cn
韦习成
韦习成 (男),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1)与服役(疲劳、磨损)相关的组织调控和表面处理技术;(2)汽车钢板可制造性应用技术。作为负责人或主要承担人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点基金在内的国家、省部级项目20多项,完成横向项目5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研发的新型复合材料在某型装备上成功应用,一项表面强化技术已在企业应用20多年。在包括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A, B、MATERIALS DESIGN、APPLICED SURFACE SCIENCE、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J. ALLOYS AND COMPOUNDS等杂志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60多篇,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7项。参编/著4本、专著2本。目前担任中国内燃机学会新材料与表面技术分会秘书长。
  联系方式:021-66136551(O) Email:wxc1028@shu.edu.cn
吴晓春
吴晓春(男),教授,博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内耗与力学谱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热处理协会副理事长;上海金属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工模具钢及表面处理技术、材料相变及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近期作为首席专家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工模具钢及应用”项目,提出了贝氏体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生产新技术、热作模具钢生产新工艺、冷作模具钢和高速钢中莱氏体碳化物控制技术等,开发出高品质热作、冷作和塑料模具钢等新产品并产业化,所带领的团队长年服务于我国主流特钢企业(宝特、东特、中信泰富、长城特钢、中原特钢等10余家企业),引领我国模具钢的研究发展方向,其技术成果直接影响国内高端模具钢产品质量,深受特钢企业和模具制造业的欢迎。年均在研科研项目达8-10项,经费充足;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曾获英特尔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王宽诚育才奖、上海市育才奖,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联系方式:021-66136539 (O) 18621902029 E-mail:wuxiaochun@shu.edu.cn
  课题组网站:http://www.sdxl-china.com
夏雷
夏雷,男,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非晶态金属合金的形成及其热力学机理、非晶态金属合金的热稳定性和可控纳米精华、非晶态金属合金的物性及其应用前景。2004年以来主持七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项973项目的研究工作,总计在Appl. Phys. Lett., Acta Mater., J. Alloy Compd., J. Appl. Phys.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总引用超过1300次(去除自引1100余次)。国际合作方面,作为Co-I先后获得五项香港RGC和ITF项目的资助。
  联系方式:021-56338934(O) E-mail:xialei@shu.edu.cn
夏爽
夏爽(男),研究员,博士。专业:材料学。主要研究领域:1,金属材料晶界工程研究及其工业应用,晶体界面结构,晶界网络拓扑分布。2,金属材料的形变、再结晶及晶粒长大。3,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应用。4,镍基合金及不锈钢的物理冶金过程及在环境中性能劣化的机制。5,第四代核能用先进结构材料及服役性能。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企业横向课题等20余项科研任务。发表期刊学术论文70余篇,大部分为SCI收录;获得授权专利4项。为十余个国际期刊审稿,担任《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期刊编委。
  联系方式:手机:18019322802;邮箱:xs@shu.edu.cn
徐晖
徐晖(男),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1.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2.高熵合金; 3. 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 4. 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 5. 块体非晶合金。1992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物理系金属物理专业,1998年3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4月到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工作,2004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05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9年11月-2010年10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Ames国家实验室研究访问。2007年获山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017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其中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承担企业横向课题10余项。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Scripta Materialia、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联系方式:13641621979(手机) E-mail: huixu8888@shu.edu.cn
许斌
许斌 (男),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药物设计与合成、有机功能材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非共识”项目以及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30多项。已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了100余篇SCI论文,包括Chem. Soc. Rev., Angew. Chem., J. Am. Chem. Soc.等多篇国际顶级封面论文。曾获得ACP Advanced Research Network Lectureship Award、Asia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上海市侨界杰出人物提名奖、上海市育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先后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指导的研究生获得了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学业奖学金、光华奖学金等荣誉20多项。
  联系方式:021-66132830 (O),Email:xubin@shu.edu.cn
  课题组网页:http://www.xubin.shu.edu.cn
玄伟东
玄伟东 (男)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磁场下金属凝固组织控制和优化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高温合金凝固组织优化、缺陷控制,热处理工艺优化和热等静压处理对高温合金铸件组织和性能的研究,以及陶瓷型芯的开发和应用等。目前已经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企业项目5项,并作为骨干参与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研究等项目。2014年至今以在Corrosion Science、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Journal of power sources、Applied surface science、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Letters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此外,还受邀担任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Material & Design、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
  联系方式:13918594145 E-mail:wdxuan@shu.edu.cn
杨健
杨健 (男),博士,教授。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工程系主任,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冶金新技术战略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金属学会冶金人工智能分会副主任委员,炼钢分会委员,冶金反应工程分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在钢中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英国《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日本《ISIJ International》,中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炼钢》,《连铸》,《冶金自动化》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炼钢,连铸和夹杂物控制技术。目前主要研究课题是汽车外板炼钢连铸技术、低成本高效转炉脱磷技术、氧化物冶金技术、冶金人工智能技术。已发表论文30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9项,国际发明专利4项。于2002年、2007年两度获日本铁钢协会《ISIJ International》泽村最佳论文奖,2010年入选上海市“侨界十杰”,2010年和2014年两度入选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2012年评选为“十一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获日本铁钢协会西山纪念奖,2017年获韩国金属与材料协会国际期刊《Metals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最佳论文奖,2018年获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联系方式:15821334017 E-mail:jian_yang@t.shu.edu.cn
杨伟光
杨伟光(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1)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形貌及结构构筑、设计、合成;(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组装及性能研究;(3)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的电极材料设计、异质结构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近几年在该半导体纳米材料合成、薄膜制备及光电器件设计、性能研究方向上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总引用频次超过1000次,其中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本人近5年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3项,横向项目2项。申请发明专利1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项。
  联系方式:E-mail: wgyang@shu.edu.cn
杨弋涛
杨弋涛 (男),教授,博士。专业:材料学。研究领域:金属材料、铸造、数值模拟。1997年3月博士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材料工学专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理事、《精密成形工程》、《现代铸铁》、《铸造工程》等杂志编委、中国内燃机学会特种发动机分会理事、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兼节能与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铸造合金与工艺、材料成形、不锈钢、耐热钢及铝合金材料与工艺研究,先后获得福州市优秀教师称号、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上海大学优秀导师奖等个人奖项10余项,迄今先后主持30多个国内外科研项目,取得授权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295篇,三大索引收录150余篇,单独完成出版学术专著1部。10年来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单项学科竞赛获奖30余项,获奖132人次。
  联系方式:021-66136550(O) E-mail:yangyitao@shu.edu.cn
姚美意
姚美意(女),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核反应堆用关键材料锆合金和耐事故容错燃料(ATF)包壳材料的服役行为研究,以及高性能锆合金和ATF包壳材料的研发等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项目二十余项,包括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86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3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14项;近5年来,在Corrosion Science、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金属学报、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核动力工程等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6项,2项专利实现了知识产权转让。现任核学会核材料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上海核学会核材料专委会秘书长。
  联系方式:021-56338586,E-mail:yaomeiyi@shu.edu.cn
袁帅
袁帅(男),华东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大阪大学博士后,上海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上海颗粒学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1)高分散纳米材料及功能薄膜;(2)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通过阐明材料的微纳结构与电荷传输/转移行为的构效关系,开发高性能电极材料、膜材料及固体电解质材料,提升电化学储能器件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注重国际合作与产学研合作,曾主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等,并作为骨干人员参与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培养研究生曾获上海市优秀研究生论文奖。已在Nano Energy,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被引2600余次。为两部英文专著撰写章节。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获得WO国际专利4项,及27项中国授权专利。
  联络方式:E-mail:s.yuan@shu.edu.cn
  网站:http://my.shu.edu.cn/en/yuanshuai/
翟启杰
翟启杰(男),教授,博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担任中国材料研究会凝固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铸造学会副理事长、上海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以及《钢铁研究学报》和《China Foundry》等6种学术期刊编委会副主任。研究领域:金属凝固过程与组织细化及均质化技术。主要成果有:基于特征单元热相似性,提出了金属凝固过程热模拟技术,用数百克钢离线再现生产条件下数十吨钢凝固过程,解决了生产条件下铸坯及铸锭凝固过程实验研究难题,荣获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获奖人)。揭示了脉冲电流细化金属凝固组织的机制和条件,提出了脉冲磁致振荡凝固均质化技术并成功应用于连铸生产,为解决铸坯均匀性这一国际冶金界产品质量瓶颈问题做出了原创性贡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获奖人)。开发出离心铸造双金属复合辊圈等9项新产品,相关工艺技术跻身国际铸造界前列,获得省部及地方科技奖9项。申报及获得发明专利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3部。有11项技术成果投入应用。承担课题:先后主持了国家863、973、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目前在研项目有: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课题“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传统制备加工工艺优化原理与方法——低缺陷低偏析铸造成形加工工艺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PMO在特殊钢立式连铸过程中的物理和力学冶金行为”,以及企业合作项目多项。
  联系方式:021-66136563(O) E-mail:qjzhai@shu.edu.cn
张阿方
张阿方(男),研究员,博士。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99年-2002年先后在德国塑料材料研究所及柏林自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2009年在苏黎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任资深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1)新型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2)仿生/智能高分子材料,(3)智能超分子组装。国家基金委重点及面上项目、国家重点专项、长江学者计划、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及留学回国基金评审专家,美国化学会、Wiley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英国皇家化学会等二十余种化学及高分子刊物审稿专家。主持完成三十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瑞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苏黎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重点资助课题、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二十项。合作出版中英文专著共五部。近年来在包括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mun., J. Am. Chem. Soc.和Nat. Commun.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联系电话:021-66138053;E-mail:azhang@shu.edu.cn
  课题组网站:http://www.polychem.shu.edu.cn
张登松
张登松(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理学院副院长,化学系教授委员会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7),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2010),上海市晨光学者(2008),2018-2019年连续两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爱思唯尔)。现任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奖励推荐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颗粒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副主编、Chemical Physics Impact高级编委、《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主要针对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港澳台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合作单位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油化工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20余项。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以通讯作者发表160余篇SCI论文,有39篇论文曾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有7篇论文曾入选ESI热点论文。曾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种奖项。
  联系方式:021-66132793(E429)/021-66137152(实验室),E-mail:dszhang@shu.edu.cn。
张恒华
张恒华(男),教授,工学博士,中共党员。专业:材料加工工程。1985年7月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学士、1988年7月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材料物理专业硕士、2003年11月上海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博士。上海大学-安徽铜冠(池州)-太仓宝祥 锌合金联合实验室主任、“上海汽车金属材料研究工程中心”副主任、《上海金属》杂志常务副主编、《热处理》期刊编委。研究领域:金属材料及其强韧化。1988年7月进入上海大学材料学院(原上海科技大学)工作以来,先后作为主持或主要成员完成或正在进行国家、上海市、企业横向等各级研究项目50余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300多篇。申请专利10余项。先后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有:(1)热处理工艺学;(2)金属力学性能;(3)材料性能;(4)铸造非铁合金材料;(5)专业英语;(6)新生研讨课;(7)专业讲座(本科及硕士);(8)新型铝合金材料及成形技术(硕士);(9)现代材料加工新技术(工程硕士)。指导硕士生51名(已毕业43名);博士生3名(已毕业2名),博士后1名(已出站)。
  联系方式:hhzhang@mail.shu.edu.cn
张云虎
张云虎 (男),副研究员,工学博士。主要研究脉冲电磁场作用下金属凝固细晶机制和细化剂细晶机制研究。截至目前,已在Acta Materiali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和扬帆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和参与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3项。
  联系方式:zhangyunhu.zyh@163.com
张志军
张志军 (男)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的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课题组组长、无机材料教研室副主任、《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Current Chinese Science: Electronic and Crystal structures》和《发光学报》编委,中国晶体学会和中国物理学会会员。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博士学位,2009-2012年在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TU/e)从事博士后研究 (合作导师:P. Dorenbos, H.T. Hintzen)。2012年9月-2014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2014年4月至今任上海大学特聘研究员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功能材料(单晶、陶瓷、薄膜)与器件的制备,主要包括闪烁发光材料、大功率激光照明与显示、应力发光材料、光谱转换材料以及相关器件应用。主持和参与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联合基金、青年基金)和上海市重大研发计划项目等。至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近140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hem.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Phys. Rev. B、J. Mater. Chem. C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他引22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授权14项。
  Email:zhangzhijun@shu.edu.cn
赵尹
赵尹(女),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功能纳米晶以及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在纳米晶可控制备界面结构的设计及优化、微纳结构及表/界面物理化学行为研究、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器件、性能分析和机理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工作基础。作为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Electrochimica ACTA,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5项(授权6项),并申请2项欧洲发明专利。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法国依视路集团委托项目等。2011年评为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2013年获得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导师奖)。
  联络方式:办公室电话:021-66137197;E-mail:wangjinhe@shu.edu.cn
郑天祥
郑天祥 (男),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物理场(磁场、电场等)控制金属合金凝固组织、热处理调控二元/多元合金组织、超高静磁场下高性能新材料制备以及金属凝固过程的X-射线原位观察研究。多次赴法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LNCMI)开展实验项目合作。同合肥国家强磁场实验中心也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是有色金属学会会员,也是国际EPM会议、国际ICMS会议和国际TMS会议会员。同时也是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Letters、Materals & Design等国际期刊审稿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2项,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作为研究骨干,已参与和完成11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技部863计划、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技委员会重点基础及攻关项目。在Materials & Design、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8篇,被SCI收录3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手机:18801928562 E-mail:ztx@shu.edu.cn
  工作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材料13号楼319室
钟庆东
钟庆东 (男),教授,博士。专业:材料化学。主要研究领域:钢铁材料表面电化学、纳米材料应用、冶金资源综合利用、钢铁新材料、腐蚀防护新技术。承担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发改委攀西试验区科技攻关项目及省部级、企业科研项目十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收录95篇, EI收录75篇。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第四;2008,第十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第一;2006年,第六;2009年,第一),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09年,第三),第一届“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2006年),2006年度上海市曙光优秀学者奖。等荣誉和称号。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2004年),第七届上海市曙光学者(2001年),2003年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08年)。现为《腐蚀与防护》、《The Open Corrosion Journal》、《ISRN Corrosion》、《物理化学进展》编委,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上海市科协分子科学研究会理事。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德国马普钢铁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联系方式:13391312191 E-mail:qdzhong@shu.edu.cn
钟云波
钟云波 (男),研究员(正高二级),博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上海大学材料学院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电磁冶金及材料电磁加工、超高强磁场(--35T)下(金属)材料制备、钢铁及有色金属及合金精炼、金属及合金的凝固及连铸、高强高导铜合金制备、高性能工模具钢冶金过程、磁控电渣重熔/连铸、大尺寸金属连铸坯/铸锭凝固组织控制、高性能功能材料制备、电沉积、高硅钢材料制备等。中国金属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委员、纯净钢及二次精炼分会委员、全国冶金工艺及理论分会委员、上海市金属学会复合材料分会委员、日本铁钢协会(2006-2008)及美国TMS学会海外会员(2014)。出版/参编专著各1本,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6项(另33项获受理),在Materials Today、Nature Communications、Electrochimica Acta、Applied Physics Letter、Materials & Design、Scientific Report、MMTB、ISIJ Int.、金属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10余篇,被SCI/EI收录190篇次,总他引大于1000次。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5)、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第六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18TMS Nagy El-Kaddah Best Paper Award、国际会议“Excellent Young Scientist Award”、国际会议最佳Poster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等16项。同时获得上海市启明星、启明星跟踪、上海市曙光学者、江苏省创新人才等人才称号6次。获邀在国际会议上担任分会主席9次,任大会主席或大会秘书6次;获邀在国际、国内会议做大会邀请、主题或邀请报告三十余次。主持或完成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2项、面上3项、863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百优博士论文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重大重点攻关项目及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重点项目近三十项,2017年实现上海大学技术成果转化此前为止单项最高金额项目的签约。
  联系方式:021-66136562(O) Email:yunboz@shu.edu.cn
朱波
朱波 (男),教授,博士。专业:高分子材料。2004年9月获日本国立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日本国立东京工业大学先后任客座研究员、产学官连携特别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2008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日本国立理化学研究所先后任特别研究员、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2013年4月起任研究员。2013年9月至2016年11月任东华大学教授,2016年12月起任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研究专注于有机电子材料及器件的可控表界面和高性能电子-离子导电性能的构建,在有机电子材料及器件于复杂生物环境下实现与蛋白和细胞的高选择性高效率作用和固液界面的高效率电子-离子耦合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建立了有机电子材料及器件研究平台,成功掌握了该领域的跨学科方法和手段(涉及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纳米技术、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目前主要研究项目包括:基于外周血的生物传感材料及芯片、可植入柔性仿生生物电子材料及器件、可穿戴生物传感器件及技术、柔性化学传感阵列器件、电控药物快释材料及器件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acromolecule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篇,被引用4212次,H指数为33;申请发明专利17项,其中授权3项;合著中英文专著各一册;作为会议主席或会议副秘书长举办EMRS 2017 Spring Meeting- Symposium K和上海材料前沿论坛2020年春季会议;获BioEL2015、PAT2015、EMRS 2019 Fall Meeting等国际会议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20次;曾任欧洲材料研究学会(EMRS)仿生及生物集成前沿纳米材料分会的科学委员会成员(2013-现在)、国际生物电子冬季学校(BioEL)的国际顾问委员(2013-2017)、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及第三方向学术带头人之一(2014-2016)。
  联系方式:021- 66136160(O) E-mail:bozhu@s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