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0802J7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院)
  学制:3 年
  专业介绍: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始建于2019年6月,是上海大学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分院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方式联合建立,在嘉定校区办学。2021年1月,学院牵头建设的上海微电子产业学院,获批上海市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学院坚持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构建以培养“卓越创新的工程领军人才”为目标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新体系,打造集成电路高质量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契合产业需求的“四个一”培养模式(一次芯片设计、一次工艺流片、一次封装测试、一个创新项目),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院目标建设成为国际化、准工业化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微电子学院。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理工融合推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建设,并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全面提高上海大学创新能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支撑上海大学“双一流”建设。

  研究方向:
  01 集成电路制造工程
  02 集成微纳电子与智能传感系统
  指导教师:
张建华、古元冬、曾锃、胡挺、武震宇、蔡艳、郑少南、董渊、钟其泽、陈昌
  考试科目:
  1. 1001英语
  2. 2038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
  3. 3043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
  申请-考核办法: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一、申请条件
凡申请参加“申请—考核”制的申请人必须满足《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4. 只能取得硕士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考生,报名时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否则不得报考;
5. 持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证书的报考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名时须提交认证报告复印件;
6.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
7. 有至少两名与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8. 现役军人报考,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9. 硕士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已经以第一(或除导师以外的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取得相应的科研成果。

二、申请材料
申请人按照《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按时提交以下报考材料:
(1)《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纸正反打印);
(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申请人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s://www.chsi.com.cn/xlcx/brcxff.jsp;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看学位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位验证报告,具体申请操作方法见:https://www.chsi.com.cn/xlcx/brcxff.jsp;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申请人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硕士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研究生成绩公章或申请人档案保管部门公章);
(6)至少两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书原件(下载地址见《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8)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研究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下载地址见《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0)证明本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11)科研成果(含发明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SCI、EI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
申请人必须保证以上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报考和录取资格。
注:纸质材料请按照材料清单里的11项准备(每一项内容装订后,请标明顺序,按照顺序放入牛皮纸袋中,牛皮纸背面请注明报考号、姓名、导师姓名和报考学院,牛皮袋封面请列出11项清单列表,以备查验勾选),请在截止时间前递交所有报考材料(电子版/纸质版)。所有报考材料一律不退还。

三、申请程序
1.申请人在规定的报名期间登录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须按照《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要求缴纳报名考试费、打印报名表、上传电子版材料、寄(送)纸质版材料。申请材料收到截止日期以《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我院未收到材料或申请人未在规定时间(以邮戳时间为准)邮寄报考材料的,视为报名不成功。所有报考材料一律不退还。
2.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资格审核小组按报考导师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即对报考同一导师的申请人统一审核标准、审核程序,进行资格审核。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材料审查结果,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名单,在学院网站上公布,并报送研究生院备案。资格审核通过的申请者参加学院组织的综合考核(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请关注学院网站)。
3.综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如下:
      综合考核专家组由至少5名责任心强、为人公正、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外语交流能力强的申请专业所在学科的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组成,其中正高职称不低于60%。
      综合考核采取线下面试或网络面试形式,包括英语100分、专业基础100分、专业综合100分、综合能力200分四个部分,满分为500分。综合考核专家组将对考生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培养潜力等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并给出书面评价成绩。
录取时根据导师招生计划数,在同一学科内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录取;总分相同的,依次按照:1)专业基础 2)专业综合 3)英语 4)综合能力 降序排列。综合考核最终成绩低于满分的60%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方面不合格者不予录取。面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复试记录完备,并妥善保存备查。同一学科(专业)的各平行综合考核专家组面试方式、时间和成绩评定标准应保持一致。
      通过综合考核的申请人,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上报上级部门审核。

四、其他未尽事宜,请见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相关通知。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
                                                                                                                                                                                 2022年10月31日
  纸质材料接收人(请考生务必选择顺丰或EMS快递邮寄):

邮寄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20号微电子楼218室

邮编:201800

联系人:周老师, 021-69982807

邮箱:smeyz@oa.shu.edu.cn

  备注:
该交叉学科专业授予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参考书目:

  导师介绍(按导师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蔡艳
(女),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硅光部门项目总监。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4年博士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就职于华为比利时研究院,任海思硅光部门高级工艺工程师,并在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任客座研究员。主持或参与了上海市硅光子重大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课题。发表论文50余篇,引用1700多次。申请国内外专利70余项,已获授权专利20余项,其中美国授权专利3项,并多次在国内外会议上做特邀会议报告。
陈昌
(男) 博士。主要研究领域:集成电路/集成光路的设计、仿真和制造、超敏生物传感、生物芯片等。现任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负责面向生物和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集成生物半导体(BTIT)一级事业部,并基于8英寸研发中试线建设BTIT的研发平台。同时兼任中科院微系统所特聘研究员,上海大学联聘导师,上海实验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体外诊断芯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2004年本科、2006年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2011年博士毕业于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KU Leuven)和imec。曾在比利时imec学习和工作十多年,曾任imec的资深研究员、博导和单分子技术的学术带头人,也曾是荷语鲁汶大学的客座研究员(2017-2020)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访问学者(2013-2014)。长期致力于面向生命科学和健康医疗应用的半导体芯片技术的前沿研究和产业化,在Nat. Commun., Nano Letter,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CS Nano等发表48篇学术期刊,撰写过2本书籍的篇章,发表过顶级国内外会议论文50多篇,授权和受理专利140多项;带领团队主持或参与了多项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项目,包括7项国家级研发项目、7项上海市项目,获得过海关总署一类成果奖。研究方向涵盖从高通量单分子测序到无创体液分析等等不同尺度和维度的芯片技术,为产业界合作方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并成功培育了两家初创公司;获得过DSM科技一等奖、张江杰出人才等多个荣誉;培育了14人次的国家级、上海市级和省部级人才,5位区级人才。社会服务: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BT与IT融合)”重点专项指南专家、中国国际半导体技术大会CSTIC技术委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专委会常委、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编委、光散射学报编委、Nature、ACS、APS、Wiley等国内外主流学术出版社的审稿人。与欧美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有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研究。
  联系方式:chang.chen@shu.edu.cn
董渊
(男),博士,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毕业,曾就职于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IME,A*STAR)。专注于集成光电子芯片、超构表面光学芯片等领域的研究,拥有多年的8英寸/12英寸晶圆工艺经验。曾领导和参与了多个海外企业、政府研究项目。 在SCI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半导体器件、光通信顶级会议(IEDM、VLSI Symp.,OFC等)发表第一作者论文7篇,并多次在顶会上做口头报告。主要研究领域:应用于光通信、光传感、光计算的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
  联系方式:dongyuan@shu.edu.cn
古元冬
(男),博士,现担任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简称“工研院”)高级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的产品与技术研发。归国后,古博士已攻克了高性能压电氮化铝(含高掺钪)薄膜沉积 、刻蚀、图案化等工艺难题,实现了超声芯片和水听器的技术突破。该开放平台也为国内5G和4G射频滤波器公司提供了重要工艺支撑。古博士也作为创院院长,主导了工研院和上海大学共建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建设。归国前,古博士担任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下属微电子学院(IME)的执行副院长。在此之前,古博士曾在国际顶尖传感器企业霍尼韦尔国际集团公司(美国)担任首席科学家。古博士在传感器和微电子领域有近二十年丰富的技术研发、科技管理及产业化经验。最近7年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8英寸压电氮化铝(AlN)薄膜工艺及相关MEMS核心元器件的研发,如4G/5G射频滤波器、压电MEMS超声换能器、压电MEMS水听器等。
  古元冬博士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PhD, 2003)。拥有 24项美国授权专利,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及专业顶级会议发表论文140 余篇。
  邮箱:Alex.Gu@shu.edu.cn
胡挺
(男)博士,教授。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分别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过博士后研究。曾就职于新加坡科技局微电子研究院(IME,A*star),任研究员、光传感器团队负责人。2020年11月回国,加入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组建集成光子芯片研究团队。从事集成光子学领域的研究,通过基础理论、器件功能与结构以及基于 8 英寸、12英寸工艺线芯片制程的研究,探索集成光子芯片在高光谱成像、3D传感、高速光通信/光互连、气体与生化检测等领域的应用。目前发表了SCI论文50余篇,引用1800余次(谷歌学术),H因子 25,第一作者ESI高被引论文1篇;授权专利2项。
  邮箱:hu-t@shu.edu.cn
武震宇
(男),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任传感技术实验室主任,兼任上海微技术工研院首席工程师,上海大学联聘博导。本科(2004)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硕士(2006)、博士(2011)毕业于德国乌尔姆大学。2011-2018年任德国博世公司研发工程师、项目经理,负责MEMS传感器芯片微纳加工工艺,开发并交付量产多种车用芯片和智能手机用芯片。2018年10月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微电子制造技术和微纳加工工艺为主要手段,研发“光-机-电”一体化集成MEMS传感器和执行器芯片及高可靠微系统,实现不同尺度的物理量多维融合感知,为高精度电磁测量、激光雷达、空间激光通信等核心装备提供关键技术。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上海市协同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在ACS Nano, Adv. Func. Mater.?, AP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国际专利十余项,出版专著、译著4部。
  邮箱:zhenyu_wu@shu.edu.cn
曾锃
(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本人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人工智能在工艺流程设计的应用与研究,包括半导体虚拟技术;2)半导体产品缺陷检测及溯源的研究;3)生产设备优化及智能维护;4)基于边缘计算-云计算的半导体分布式数据存储和计算体系结构的研究。
  曾与新加坡政府以及多家欧美半导体头部企业合作,合作金额超过新币3000万元,合1.5亿人民币。获国际知识产权二十余项。
  曾任中新联合国家自然基金首席科学家(2017-2020),IEEE高级会员。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及人工智能专业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包括IEEE T-PAMI, AAAI,DAC,TC, TKDE, TPDS, TSMC, TCYB, TNNLS, ACM TKDD, Neurcomputing, ICDM等;担任Neurocomputing, 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 Journal of System Architecture等国际著名期刊的客座主编。
  联系方式:zeng_zeng@hotmail.com
张建华
(女),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智能显示与微电子、AMOLED/Micro LED新型显示、柔性显示与薄膜封装,薄膜晶体管显示与传感等技术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973计划、上海市重大基础项目、上海市战新重大项目等5项,科研经费逾6000万,并致力于其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型显示、柔性电子等)中的应用,在大面积高分辨微纳制造领域形成了特色优势,获得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领衔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4)、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16/2020)。近五年SCI期刊论文90余篇(第一/通讯53篇),SCI他引54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6项。
  联系方式:jhzhang@shu.edu.cn
郑少南
(女),副教授,博导,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纳光电子器件、集成光学、中红外光子学器件以及基CMOS兼容工艺线的芯片工艺开发,研究方向主要有微型光谱仪技术、微型气体化学传感以及3D传感技术等。参与了新加坡政府及海外企业的多个研究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相关领域的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Photonics Research、IEEE Photonics Journal等。
  联系方式:snzheng@shu.edu.cn
钟其泽
(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微纳平面光学与基于CMOS工艺的光子器件研究工作。器件设计主要面向光通信、智能车载传感等领域。目前共发表50多篇期刊和会议论文,其中以一作(含共同)或者通信作者身份在 《Advanced Materials》(1篇)、《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2篇)、Advanced Function Materials(1篇)、Nanophotonics(1篇)等著名学术期刊/光学会议上发表论文11篇;所发表论文共被引用3000余次,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H因子为26(数据来源于Google Scholar);已有9项发明专利授权,包括1项美国专利。
  联系方式:zhongqize@s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