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081400 土木工程(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学制:3 年
  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学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具有扎实的本学科领域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着重掌握解决建筑、地下、隧道、桥梁、道路及水工等结构分析和设计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工程应用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高的外语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从事教学、设计或其它工程技术实践等工作,能独立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
土木工程系现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在结构防灾减灾、饱和/非饱和土的基本特性及理论模型、岩土结构变形机理及加固技术、结构计算理论与优化、混凝土及钢结构、地下空间结构和土木工程材料等领域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拥有多名高声誉专家学者,与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如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澳大利亚RMIT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等)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多项合作研究项目。与国有大型企业联合组建“上海大学-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建筑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重点加强建筑信息化和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隧道及地下工程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科研团队;依托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形成核反应堆抗震研究和技术服务科研团队以及依托上海地下空间设计研究院,形成基于BIM平台的建筑结构全寿命分析与设计科研团队。学科紧密结合国家和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在民用及工业建筑、桥梁隧道、防灾减灾、结构修复与加固、港口工程、再生建筑材料及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丰富科研成果。
土木工程学科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年青化、研究力量强的学术团队,若干教授在相关领域享有很高学术声誉。教授(研究员)15名,副教授(副研究员)21名,其中,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0人,形成了精教学、善科研的“双高型”师资队伍。学科拥有集教学与科研一体的实验室和若干结构分析软件,部分实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方向:
  01 岩土工程
  02 结构工程
  03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04 桥梁与隧道工程
  指导教师:
WANG SHEN、戴自立、杜晓庆、何文福、侯娟、李春祥、刘飞禹、刘文光、彭妙娟、秦爱芳、任重、舒展、孙德安、王长虹、武亚军、徐金明、徐旭、叶志明(本年度不招生)、张孟喜、张文杰、朱杰江
  考试科目:
  1. 1001英语
  2. 2023土木工程专业基础
  3. 3024土木工程专业综合
  申请-考核办法:

一、申请条件
凡申请参加“申请-审核”制的考生必须满足上海大学当年博士招生简章规定的要求,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申请者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已经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录用或发表至少一篇论文;
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 425 分(折合百分制 60 分),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4.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优先。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二、申请材料
申请者按照上海大学当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时间进行网上报名,并按时提交以下报名材料:
1.《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 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 纸正反面打印);
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
①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 如 不 成 功 须 申 请 书 面 认 证 报 告 后 复 印 , 具 体 申 请 操 作 见 :https://www.chsi.com.cn/xlcx/brcxff.jsp;
②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看学位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位验证报告,具体申请操作方法见:https://www.chsi.com.cn/xlcx/brcxff.jsp;
③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
④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本人的硕士成绩单(复印件需加盖研究生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所在部门公章);
6.至少两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书原件(点击下载: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doc);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8.考生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科学研究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点击下载:上海大学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计划书.doc);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0. 证明本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11.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 SCI、EI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原件);
申请人必须保证以上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报考和录取资格。
注:纸质材料请按照材料清单里的11项准备(每一项内容装订后,请标明顺序,按照顺序放入牛皮纸袋中,牛皮纸背面请注明报考号、姓名、导师姓名和报考学院,牛皮袋封面请列出11项清单列表,以备查验勾选),请在规定时间递交所有报考材料(电子/纸质)。
三、申请程序
1.报名及缴费时间:参照《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通知要求。2022年**月**日8:00~2023年**月**日14:00,报名及缴费网址https://gmis.shu.edu.cn/BSBM.html。
报名费人民币250元,必须网上缴费,缴费时间同报名时间,未在报名截止前缴费的考生视为报名未成功。请考生报名前仔细查看报考条件,确定符合报考条件后再报名缴费。报名费一经缴纳,不予退还。
2.报考材料上传及邮寄
请考生务必于2023年**月**日至2023年**月**日期间,将报考材料整理完毕,在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并将纸质版材料邮寄到学院指定地点。
电子版需内容清晰,按照A4纸张正常大小,扫描成PDF版本在报名系统上传;纸质材料需按照要求顺序整理好,邮寄到各报考学院。学院未收到材料或考生未在规定时间(以邮戳时间为准)邮寄报考材料的,视为报名不成功。所有报考材料一律不退还。
3.学院将组织博士生导师(组)对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申请者参加土木工程系组织的复试考核(复试名单和复试时间请关注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网站)。
四、复试的内容和方式如下:
1.复试专家组由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组成,每组成员不少于5人。
2.复试采取面试方式,由外国语水平、专业基础、专业综合、综合能力四部分组成。申请-考核总成绩满分为500分,包括:外国语成绩(满分100分)、专业基础成绩(满分100分)、专业综合成绩(满分100 分)、综合能力(满分200分)。
3.面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记录完备。
五、拟录取办法
1.土木工程系根据当年博士生招生名额与考核总成绩排名,按照导师录取,即在同一导师内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录取。
2.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低于成绩满分的60%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复试总成绩相同的考生,依次按照:1)专业基础 2)专业综合 3)外语考核 4)综合能力降序排列。
4.拟录取资格的学生需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经调档和政审合格后,最终录取为2023年秋季学期入学博士研究生。注意: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历和学位证书。

  纸质材料接收人(请考生务必选择顺丰或EMS快递邮寄):

邮寄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He楼201室 邮编:200444
联系人:时老师
联系电话:021-66132075

  参考书目:

弹性力学
《弹性力学》(第三版)徐芝纶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Theory of Elasticity》(Third edition) Timoshenko SP, Goodier JN. McGraw-Hill Book Co. 1970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教程》(第二版) 龙驭球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高等动力学》(第二版) 费学博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3
高等土力学
《高等土力学》李广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 钱家欢,殷宗泽。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高等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R.帕克、T.波利著,秦文钺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86
《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江见鲸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数值分析
《数值分析》 李庆杨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4
《工程力学中的近似解方法》,Arthur PB等著,叶志明等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导师介绍(按导师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WANG SHEN
王深(男)、教授,美国籍华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建结构设计优化,先进施工和材料技术应用,抗震和隔震技术研发等。现任美国核电厂地震规范委员会委员,美国核电厂混凝土结构规范委员,美国核混凝土安全壳规范委员,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位在以上三个美国核电行业主要土建结构设计规范委员会中拥有投票权的规范委员。
  联系方式:E-mail: swang@shu.edu.cn
戴自立
戴自立(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海洋工程地质、城市工程地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入选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担任联合国教科文地质环境灾害减灾教席成员,国际地质灾害减灾联合会主席助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海洋工程地质灾害防控分会理事,国际期刊《Geoenvironmental Disasters》编委,《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客座编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联系方式:zilidai@shu.edu.cn
杜晓庆
杜晓庆(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务部副部长、兼实验实践处处长。主要研究领域:桥梁抗风,桥梁抗爆,桥梁智能建造,高性能桥梁结构。本科、硕士分别毕业于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和土木工程系,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分会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专委员会委员,美国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多年企业工作经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5项,负责结构抗风、结构加固、智能建造等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成果发表于《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中国公路学报》、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ous Aerodynamics、Physics of Fluids、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等国内外著名期刊。
  联系方式:E-mail: dxq@shu.edu.cn
何文福
何文福(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工程结构减震与隔振、结构健康检测与损伤理论及应用。近年来作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项目2项(核电厂高静低动三维隔震系统动力模型及地震响应研究(52078287,在研)、强震下核岛结构多级隔震的动力性态与响应控制(51308331,已结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1项(装配式建筑减隔震成套技术研究(桂科计字[2019]259号)),作为项目第二负责人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4项,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和面上项目5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西昌环球假期酒店项目隔震设计、山西省铁路工程学校改扩建项目教学楼隔震设计、厦门国际中心巨型框架柱节点试验、桥梁高阻尼橡胶支座力学模型及性能试验、海口顺发新村三期海秀天成减震分析、大厂厦垫华清园等30多个项目,先后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振动工程学报》、《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Thin-Walled Structures》、《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10篇,获2015、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排名第二)。
  联系方式:E-mail: howunfu@shu.edu.cn
侯娟
侯娟(女),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岩土工程和土工合成材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项。近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如《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Granular Matter》、《岩土工程学报》和《岩土力学》等发表SCI、EI 和核心期刊论文30 余篇,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 项。发表教改论文3 篇,主持完成上海大学教改项目一项、参与建设上海市精品课程一门, 并设计多套研究生试验系统。2012年受杨浦区组织部委派,在杨浦区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挂职任局长助理职务。2012年和2019年分别为美国布朗大学和弗吉利亚大学访问学者, 担任《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al》、《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Granular Matter》》、 《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以及《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现为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IGS)加筋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协会中国委员会监事、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委员以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委员等。
  联系方式:E-mail: juanhou@staff.shu.edu.cn
李春祥
李春祥(男),博士、教授。从事专业: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主要研究方向:结构振动控制、结构风工程、地震超材料。
  教育经历:1996年3月至1999年1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获博士学位;1990年9月至1993年3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院硕士生,获硕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生,获学士学位。
  研究工作经历:2004年12月至今,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副教授;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力学流动站博士后。
  企业工作经历:在安徽省水利水电建筑安装总公司;南京栖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金外滩(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恒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工作、任职七年。
  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工程隔震与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可恢复功能防震体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风工程委员会委员、《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SCI)编委、《Wind and Structures》(SCI)编委、ASCE《Practice Periodical on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副主编。
  联系方式: E-mail: Li-chunxiang@vip.sina.com。
刘飞禹
刘飞禹(男),教授。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土木工程系党总支书记。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土工加筋技术、隧道及地下结构、道路工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协会(IGS)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分会软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委会委员。2007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随后进入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受闸北区组织部委派,在闸北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挂职锻炼,任局长助理;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做访问学者。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中国公路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或录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及横向项目2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10项,参编规范2部。主要从事地基处理、交通岩土、地下结构、BIM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基坑围护设计、房屋建筑纠偏加固改造、地基处理、隧道监测、房地产开发技术管理等工程实践活动。曾经获得2010年获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2011年获上海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01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获上海大学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2022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联系方式: E-mail:lfyzju@shu.edu.cn.
刘文光
刘文光(男),教授。现任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包括核电厂隔震减震技术、高层减隔震结构的计算分析、精密仪器设备的振动控制、新型耗能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抗震实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理事。1994年至2007年在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和土木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1997年和2001年两次赴日本FUJITA技术研究所从事减震研究工作,2007年9月起在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和子课题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及开发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参加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项目1项,获上海市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研究成果的应用包括在超高层建筑、历史保护建筑、大型博物馆等公共建筑等领域。
  联系方式: E-mail: liuwg@aliyun.com,13791980@qq.com
彭妙娟
彭妙娟(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道路工程、计算结构力学等。自1988年7月以来,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5年获同济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担任SCI期刊《Mathematics》客座主编和SCI期刊《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客座副主编。曾主持完成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8项横向项目的研究工作,曾作为第二参与人完成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1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研究和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2012年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国际国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Engineering Structures》、《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中国科学》、《土木工程学报》和《中国公路学报》等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指导硕士研究生获“2012年度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二)、上海大学第六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获上海大学“第五届学术启明星”。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道路规划设计》课程负责人。
  联系方式:13917313118,E-mail: mjpeng@shu.edu.cn
秦爱芳
秦爱芳(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非饱和土固结,核废料地质处置,卸荷土的性状研究。1996年同济大学地下系硕士毕业后到上海大学工作,2009年上海大学博士毕业。上海土木工程协会会员。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自然基金项目、上海市创新项目、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项目、国家重点试验室等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改项目及横向项目等;在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等论文约60篇。分别参与获得2018、2021年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以及《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Acta Geotechnica》、《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工程力学》等学术期刊审稿人。作为第一副主编编写出版“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土力学原理》,此教材获得上海大学优秀教材;作为第二承担人的《土力学》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及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作为第二承担人的“岩土力学课程群的创新教学探索与实践”荣获上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联系方式:13701657961,E-mail:qinaifang@shu.edu.cn
任重
任重(男),1983年6月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
  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6年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至今就职于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2018年7月-8月英国爱丁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检测鉴定加固改造分会委员、《工程与应用学报》编委。
  研究方向为钢结构稳定性、新型仓储一体化结构体系、钢结构抗火,发表论文30余篇,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等项目,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获第一批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201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突出贡献奖(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2019年)、上海大学“蔡冠深”优秀青年教师奖(2018年)。
  联系方式:Chongren@shu.edu.cn
舒展
舒展(男),副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取得博士学位。
  研究以“高性能、韧性”建筑结构为主,聚焦“碳中和、碳达峰”在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落地与研究,建筑业低碳技术、绿色建筑结构工程与环境可持续方法,充分探讨双碳大趋势下混合低碳结构体系。其中包含低震损、韧性木混合结构体系。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低碳材料等多种措施,通过试验、数值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建筑结构高效的减碳与固碳技术。
  另外,自2007年开始,从事结构与地震工程方面的研究,在参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下一代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抗震装置”课题,研究包括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控制、复杂阻尼器单元数值模拟等。结合结构非线性控制理论,开发多款新型建筑结构阻尼器。
  目前为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1项,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和EI期刊论文30余篇。参编国内规范2部、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项。现担任Taylor & Francis杂志社SCI期刊《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 Design Management》执行副主编,积极推动木竹结构、建筑结构可持续策略、装配式结构等方向技术发展。任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会员,美国地震工程研究所会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木竹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是多个SCI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E-mail: shuz@shu.edu.cn
孙德安
孙德安(男),教授。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为非饱和土力学和岩土材料本构理论。以非饱和土力学方面研究内容为主,已在SCI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据Google Scholar、 Scopus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 H指标(H-index)分别为41、40和35。分别名列2020和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全球学者库的前十万科学家榜单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职业生涯和各单年度)。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6次,包括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次(一次排名第2,2次排名第3)、二等奖1次(排名第1)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2)各1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以及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各1项等。现兼任《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Acta Geotechnica》和《岩土力学》编委、《岩土工程学报》常务编委、土木工程学会土的本构关系及强度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特殊土和非饱和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联系方式:sundean06@163.com
王长虹
王长虹(男),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岩土工程随机力学和大数据分析,重点研究项目包括静力触探数据解译,盾构隧道多场施工控制,边坡工程鲁棒性设计等。先后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振动与冲击》、《Landslides》、《Engineering Geology》、《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等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并担任审稿人。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培育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及产学研课题10余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联系方式:13524114096,ch_wang@shu.edu.cn
武亚军
武亚军(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主要从事围海造地软土地基、工程渣土 (含废弃泥浆)、城市生活污泥和河道底泥等的加固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污染土壤修复,地下工程,以及其他新型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药剂真空预压法、冻融真空预压法、点式药剂真空预压法的疏浚淤泥、泥浆和污泥处理新工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华夏科技进步奖各1项。在Water Researc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岩土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其中1篇F5000论文,他引数量2500余次,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上海市科技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以及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岩土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参与印尼雅加达新国际机场、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电站、上海迪斯尼场地形成、温州欧飞/瓯江口集聚区、大连大窑湾、恒大海上威尼斯、绿地长岛、苏宁易购等近1000万平方米的地基处理和基坑围护项目。
  在读研究生14名,博士后1名,已毕业研究生36名。
  联系方式:wyjdldz@shu.edu.cn
徐金明
徐金明(男)教授、博士。专业:土木工程。主要研究领域:(1)岩土材料图像特征分析与应用;(2)岩土材料微细观特征分析;(3)岩土工程数值计算,主要包含:岩土材料变形破坏过程机理分析、岩土工程问题现代计算机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分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maging and Vision》、《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学术杂志论文评审人。
  1983年7月在吉林大学(长春地质学院)获工程地质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4月在同济大学获工程地质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11月在同济大学获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83年8月至1985年8月在安徽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工作;1988年4月至1998年12月在同济大学(上海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作,任助教、讲师(1990年6月)和副教授(1998年6月);1999年12月起在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作,任副教授和教授(2008年3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3项、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项目1项、上海市教委教育发展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负责或参与工程勘察、原位测试、纠偏处理、文物保护等横向科研项目100余项。
  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Engineering Geology》、《土木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石学报》、《岩土力学》等国内外重要杂志和各类学术会议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1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与教材4部。曾获“全国地质科普先进工作者”(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等。
  联系方式:E-mail:xjming@shu.edu.cn,xjming@163.com
徐旭
徐旭(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作为主要参加者,曾先后获上海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等。主要研究领域:结构防灾理论及技术、地下结构及隧道、复杂道路网络系统和城市智能化建设等。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3月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与技术系,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非克希霍夫板壳理论研究”、“60万千瓦发电机座和冷却器的强度与振动分析”、“复杂环境下盾构施工对周围土体及构筑物的扰动特性研究”、“耀华支路磁悬浮越江盾构隧道纵向稳定性研究”、“盾构机施工中的泥水调、制浆系统分离机理及施工改良”、“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地下构筑物影响预测技术在地铁工程应用”等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重大横向技术课题;参与教育部“面向21世纪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与体系改革”的上海大学试点项目、上海市教委在1999年立项资助的《高校教学管理的可视化研究与实施方法》等5项教学研究与管理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1997年获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8年获得上海市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称号。
  联系人:董浩天 博士后 haotiandong@shu.edu.cn 13918466811
叶志明
叶志明(男)教授、理学博士。专业:结构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上海大学原副校长,浙江大学与延边大学兼职教授等,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际计算力学协会会员、《力学与实践》 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ultiscale Materials Modeling》、《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MEMS》、《机械强度》、《结构工程师》等编委,历任两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先后承担国家级、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国际发展署国际奖学金项目、英国ESPRC-Aston大学合作研究项目以及众多社会科技服务等科研项目,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在《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ASC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力学学报》、《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和力学》、《力学与实践》等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以英文发表60余篇,有50余篇为SCI、EI、ISTP等索引,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中国大学教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论著、译著与教材15部;获国家发明、设计与实用新型专利1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土木工程概论》负责人,“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国家级(2008)、上海市(2008)教学团队建设领衔人。
  研究领域涉及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主要包含:不同模量材料弹塑性理论与有限元分析、结构工程分析的有效性和验证性分析、薄壁结构计算理论与应用、结构抗震与城市生命线工程、大型汽轮发电机和水利工程中的力学问题等。
  1992~1995获“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奖学金,在University of Manitoba做博士后研究,并以访问教授身份在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大学做访问研究与学术交流。
  曾获甘肃省授予的“有突出贡献博士获得者荣誉称号”(1991)、“上海市科技攻关先进工作者”(1992)、“上海市科技振兴三等奖”(1992)、“上海市育才奖”(1997)、“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999)、“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1)、“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2009,2014)、“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2015)、“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2)、“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上海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2004年)、国家级精品教材(2009)和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等。
  联系方式:021-66135571(O),E-mail:zmye@staff.shu.edu.cn
张孟喜
张孟喜(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主要研究领域:新型加筋土结构理论、隧道及地下结构、地下工程智能分析。英国Exeter大学Visiting Professor,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Technical Committee for Reinforcement委员、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常务理事、加筋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理事。1999年7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2000~2001年赴英国进行合作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教育部回国人员基金及省部基金项目多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硬 X 射线装置并行隧道、佛-莞城际铁路、上海北横通道等重点工程科研项目多项,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先后在“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Geotextile and Geomembranes”、“中国科学”、“岩土工程学报”等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先后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8)、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第八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9)。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获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IGS优秀学生奖(2008年6月)。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2人被评为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2006、2008)。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土力学》课程负责人。
  联系方式:mxzhang@i.shu.edu.cn
张文杰
张文杰(男),197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土木工程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上海大学土木系任讲师,2010年3月起任副教授,2014年7月至15年8月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20年3月起任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环境土工专委会、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协会/环境保护专委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岩土工程专委会委员,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围绕多孔介质中水分和污染物迁移,长期从事固废处置与环境土力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垃圾填埋场水分和污染物迁移与控制、地下水土污染防控与修复等方面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期刊20篇,《岩土工程学报》15篇,获得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2),2022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4)。
  联系方式:E-mail: zhwjlyl@163.com
朱杰江
朱杰江(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专业:结构工程。研究领域: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和结构优化研究,主要包含:高层混凝土结构推覆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优化、PC建筑结构优化、紧扣规范沉降计算要求的桩土-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及优化。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土建工程改造优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会员、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会员,《结构工程师》 编委。1983~1999一直在设计单位从事结构设计和结构优化研究工作,先后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在1996年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任职资格考试中名列全国第一,并取得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任职资格。主持负责了大型工业厂房和41层上海峻岭广场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1999年至今,主要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主持了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1项、中日合作研究项目“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结构弹塑性耐震性能及制震装置作用的研究”、上海市教委教育发展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课题《上海崇明生态人居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的子课题研究-生态建筑结构优化研究。参与了973计划《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坏与控制》课题的研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632米高上海中心大厦弹塑性分析研究。负责主持了大型横向科研项目《结构优化研究》25项、桩-土-基础共同作用研究项目4项。
  在 《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工程力学》、《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自然灾害学报》、《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linear Mechanics》等重要杂志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0余篇;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优化程序、复杂体形高层结构三维推覆分析程序、高层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群桩沉降计算程序、空间钢筋混凝土框架实用优化分析程序、基于SAP2000API的考虑共同作用的群桩沉降计算软件。这些计算程序已经通过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实用新型专利“梁柱间斜向钢支撑装置”及“梁柱间斜向拉伸构件”。主持开展了上海地区住宅建筑结构优化研究,每平方米节约造价50~90元,节省混凝土用量0.04~0.1立方米,节省钢筋9~15kg,对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曾获江苏省常州市建委授予的“常州市建委系统新长征突击手”(1991)、“上海市育才奖”(2007)、“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参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参与)、宝钢优秀教师奖(2013)。
  联系方式:E-mail:zhujjt@s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