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01英语
2. 2039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
3. 3042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
上海大学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2023年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为规范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相关工作,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出优秀的博士研究生,特制定2023年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一、招生对象
符合上海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报考条件,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基本理论知识等基本理论知识,拥护党的领导;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记录,恪守科学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硕士生,或与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确定为优秀、符合硕博连读的在读硕士生;
4.报考就业方式一般应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即入学前须将考生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二、组织管理
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成立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各项工作。
三、“申请考核制”选拔流程
(一)接收申请
1. 申请者按照上海大学报考当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时间进行网上报名,并按时提交报名材料。
申请材料提交明细如下:
(1)材料目录(注明申请人姓名、报考专业和导师);
(2)《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一份,完成网上报名后,从网上报名系统直接打印,A4纸正反面,盖章签字须齐全);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
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s://www.chsi.com.cn/xlcx/brcxff.jsp;
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看学位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位验证报告,具体申请操作方法见:https://www.chsi.com.cn/xlcx/brcxff.jsp;
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
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5)硕士成绩单原件(复印件需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保管部门公章);
(6)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8)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9)两位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学科的正高级职称专家亲笔签名的推荐书原件(具体格式可从网上下载,用A4纸打印);
(10)科研成果(含已取得的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SCI、EI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原件);
(11)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已完成部分的论文文稿);
(12)本人陈述(含学习经历、学术志向、自我评述、已有成果简介);博士期间详细研究计划书(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模版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文件下载”栏目中下载);
(13)其他可以证明申请人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证明文件或申请人认为有价值的其他申请材料。
考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务必保证真实有效,一经发现材料造假,即取消其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和学籍。
2. 申请者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一经发现申请者不符合申请条件,将不予录取,已录取者取消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
(二)资格初审
1. 由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博士招生申请资格审核小组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初审。
2. 综合能力审查:由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博士招生综合考核专家组根据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重点考察申请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人品素养,综合外语水平、硕士期间成绩、发表学术成果、获奖等各种条件筛选出优秀考生,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匿名投票表决,最终产生进入学科复核阶段的名单。
(三)综合考核
1. 综合考核前申请人需携带: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②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原件)至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秘书老师处核对。
2. 综合考核由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请人的外语水平、专业基础、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 综合考核分为英语(100分)、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100分)、文物考古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100分)三门科目,满分为300分。同一专业内按照专业方向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录取,申请考核最终成绩低于总成绩60%者不予录取。
4. 考核时间:另行通知
5. 考核地点: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四)录取公示
学院评审委员会根据申请人的综合考核成绩,按照录取规则、结合学校下达的招生名额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经学院分管领导确认后报研招办审批,经审批同意后在研招网公示。
黄继忠
黄继忠(男),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岩土文物保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曾长期在云冈石窟研究院、山西省文物局从事文物保护研究与管理工作,现为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伟长学者,现任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兼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石质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等。
联系方式:hjizhong@shu.edu.cn
黄晓
黄晓(男),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新型文物保护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液相陶瓷前驱体、超细陶瓷粉体、多孔陶瓷和陶瓷纤维的制备研究;树脂基复合材料、多孔微球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总装预研加强项目、J品替代等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成功开发了多种微球制备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成功开发了连续莫来石陶瓷纤维纺丝制备技术并完成中试。作为研究骨干参与我国首个文物保护领域973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9)。迄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他引1200余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0余项,16项获授权;申请欧盟、美国专利各2项。
联系方式:xhuang@shu.edu.cn
纪士东
纪士东(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湿化学法纳米功能粉体的制备与应用;光响应机能材料制备与应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新型文物保护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入选,主持与承担国家863 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科发局重点布署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市科委重点研发项目等10 余项国家与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及多项企业研发项目。发表相关论文80余篇,申请相关发明专利38项,获授权20项(含3项日本专利),制订行业和企业标准各1项。
联系方式:Sdki@shu.edu.cn
马啸
马啸(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文物保护材料与自然仿生材料,侧重于包括古代砖石质建筑保护材料、骨角类文物保护材料等方向;文化遗产材料裂解老化机理;分析化学;古代建筑材料科技史等方向。2020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与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方向行业顶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承担了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国家重点研发子课等项目,并曾获Ralph C. Altman Award等多项国际奖励。
联系方式:maxiao@s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