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SHEN、戴自立、杜晓庆、何文福、侯娟、李春祥、刘飞禹、刘文光、彭妙娟、秦爱芳、任重、舒展、孙德安、王长虹、武亚军、徐旭、张孟喜、朱杰江
1. 1001英语
2. 2023土木工程专业基础
3. 3024土木工程专业综合
WANG SHEN
WANG SHEN(男)、教授,美国籍华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土建结构设计优化,先进施工和材料技术应用,抗震和隔震技术研发等。现任美国核电厂地震规范委员会委员,美国核电厂混凝土结构规范委员,美国核混凝土安全壳规范委员,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位在以上三个美国核电行业主要土建结构设计规范委员会中拥有投票权的规范委员。
联系方式:swang@shu.edu.cn
戴自立
戴自立(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海洋工程地质、城市工程地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入选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担任联合国教科文地质环境灾害减灾教席成员,国际地质灾害减灾联合会主席助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海洋工程地质灾害防控分会理事,国际期刊《Geoenvironmental Disasters》和《Journal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编委,《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和《Water》客座编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联系方式:zilidai@shu.edu.cn
杜晓庆
杜晓庆(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桥梁抗风,桥梁抗爆,桥梁智能建造。
本科、硕士分别毕业于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和土木工程系,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分会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多年企业工作经历。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负责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成果发表于《土木工程学报》、《力学学报》、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ous Aerodynamics、Physics of Fluids、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等国内外著名期刊。
联系方式:dxq@shu.edu.cn
何文福
何文福(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核电厂结构及其系统的抗震与减隔震技术;复杂及高层隔震结构分析与设计理论;多场耦合的强振(震)、中小振及微振全域振动减振技术。纵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项目3项(在研2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1项,协助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和面上项目5项;横向社会服务长期与上海铁路局、上海宝冶集团、万科、恒大等大型企业集团开展科研合作,主持基于高性能隔震技术的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研发、深圳皇岗口岸大型建筑车场振动控制项目、深圳超核绿芯高铁地铁振动控制项目、杭州艮山门地铁上盖建筑减振咨询项目等50多个大型重大工程防震减振项目,在国内外已发表论文13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71项,转化发明专利技术4项,获省部级和协会科技进步奖5项。
联系方式:howunfu@shu.edu.cn
侯娟
侯娟(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岩土工程和土工合成材料,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 项,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如《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Granular Matter》、《岩土工程学报》和《岩土力学》等发表SCI、EI 和核心期刊论文30 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 项。发表教改论文3 篇,主持上海市重点课程一门, 主持上海大学全英语课程一门,自主研发整套土工合成材料防渗测试系统。2012年受杨浦区组织部委派,在杨浦区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挂职任局长助理职务。2012年和2019年分别为美国布朗大学和弗吉利亚大学访问学者, 担任《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al》、《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Granular Matter》》、 《Crystal Growth and Design》等期刊审稿人。担任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协会(IGS)委员,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协监事、环境专委会副秘书长,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委员以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委员等。
联系方式:juanhou@staff.shu.edu.cn
李春祥
李春祥(男),博士、教授。从事专业:结构工程;主要研究方向:结构振动控制、风工程与流固耦合、人工智能。
教育经历:1996年3月至1999年1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获博士学位;1990年9月至1993年3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院硕士生,获硕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生,获学士学位。
研究经历:2004年12月至今,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副教授;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力学流动站博士后。
企业经历:在安徽省水利水电建筑安装总公司;南京栖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金外滩(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恒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工作、任职七年。
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已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0多篇,其中SCI论文91篇。在结构振动控制(包括桥梁隔震)、结构风工程、深度学习、深度强化学习研究等领域已取得系统性成果,其中的《滨海软土城市地下空间系统的地震灾变演化机理与减震控制理论》已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2022年度)。校企合作项目获安徽省优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二等奖,参加编制国家标准《村镇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T363-2014)、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减震增韧控制设计指南》团体标准。指导研究生100多名(包括博士后),指导的博士生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硕士生获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奖。近年来,培养的青年教师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上海市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扬帆计划(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项)等项目资助、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1项)。
学术兼职: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工程隔震与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可恢复功能防震体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风工程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国际期刊杂志《Earthquakes and Structures》(SCI)编委;《Wind and Structures》(SCI)编委;《Buildings》(SCI)编委;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杂志《Practice Periodical on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SCI)副主编。曾任《自然灾害学报》第三届编委、副主编;《自然灾害学报》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世界地震工程》第三届编委;《世界地震工程》第四届副主任委员。《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三届编委;《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第四届编委、副主编。《振动与冲击》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编委;《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编委。
联系方式:Li-chunxiang@vip.sina.com。
刘飞禹
刘飞禹(男),教授。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土木工程系党总支书记。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土工加筋技术、隧道及地下结构、道路工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协会(IGS)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分会软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委会委员。2007年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随后进入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受闸北区组织部委派,在闸北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挂职锻炼,任局长助理;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校区做访问学者。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中国公路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或录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EI收录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及横向项目2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10项,参编规范2部。主要从事地基处理、交通岩土、地下结构、BIM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基坑围护设计、房屋建筑纠偏加固改造、地基处理、隧道监测、房地产开发技术管理等工程实践活动。曾经获得2010年获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2011年获上海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201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获上海大学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2022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联系方式:lfyzju@shu.edu.cn.
刘文光
刘文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伟长学者。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伟长学者。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抗震实验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全国隔震减震专家、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等。曾任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大学直属土木工程系党委书记兼主任,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职。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和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和面上项目10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省部级项目和各类横向研究项目数十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百人。主持完成了大型博物馆、历史保护建筑、超高层建筑、轨道临近建筑以及核电厂附属建筑等多类型的减隔震项目。近年来主要从事核电厂及复杂工程结构的减隔震及振动控制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liuwg@aliyun.com,13791980@qq.com
彭妙娟
彭妙娟(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道路工程和计算结构力学等。自1988年7月以来,一直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5年获同济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担任SCI期刊《Mathematics》客座主编和SCI期刊《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客座副主编。曾主持完成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8项横向项目的研究工作,曾作为第二参与人完成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和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2012年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国际国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Engineering Structures》、《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中国科学》和《中国公路学报》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指导硕士研究生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指导博士研究生获上海大学第五届“学术启明星”称号。获 “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育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二)、上海大学第六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荣誉称号。上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道路规划设计》课程负责人,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团队《道路规划设计》课程负责人。
联系方式:mjpeng@shu.edu.cn
秦爱芳
秦爱芳(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非饱和土固结,核废料地质处置,环境岩土。1996年同济大学地下系硕士毕业后到上海大学工作,2009年上海大学博士毕业。上海土木工程协会会员。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自然基金项目、上海市创新项目、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项目、国家重点试验室等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改项目及横向项目等;在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等论文约90篇。分别参与获得2018、2021年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以及《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Acta Geotechnica》、《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工程力学》等学术期刊审稿人。作为骨干教师参加沪喀两地教学,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第一副主编编写出版“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土力学原理》,此教材获得上海大学优秀教材;作为第二承担人的《土力学》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及获得上海市重点课程,作为第二承担人的“岩土力学课程群的创新教学探索与实践”荣获上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联系方式:13701657961;E-mail:qinaifang@shu.edu.cn
任重
任重(男),1983年6月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
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6年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至今就职于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2018年7月-8月英国爱丁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检测鉴定加固改造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为钢结构稳定性、新型仓储一体化结构体系、钢结构抗火,发表论文30余篇,曾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等项目,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获第一批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201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突出贡献奖(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2019年)、上海大学“蔡冠深”优秀青年教师奖(2018年)。
联系方式:Chongren@shu.edu.cn
舒展
舒展(男),副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取得博士学位。
研究以“高性能、韧性”建筑结构为主,聚焦“碳中和、碳达峰”在土木工程学科中的落地与研究,建筑业低碳技术、绿色建筑结构工程与环境可持续方法,充分探讨双碳大趋势下混合低碳结构体系。其中包含低震损、韧性木混合结构体系。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低碳材料等多种措施,通过试验、数值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建筑结构高效的减碳与固碳技术。
另外,自2007年开始,从事结构与地震工程方面的研究,在参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下一代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抗震装置”课题,研究包括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控制、复杂阻尼器单元数值模拟等。结合结构非线性控制理论,开发多款新型建筑结构阻尼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和EI期刊论文30余篇。参编国内规范2部、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项。现担任Taylor & Francis杂志社SCI期刊《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 Design Management》执行副主编。
博士生要求:
1 - 较好的英文水平,对课题组发表论文有所理解。
2 - 熟悉1-2种编程语言,熟悉1-2款有限元软件。
3 - 动手能力强、可以主动思考,有产出学术科研成果的强大意愿。
联系方式:shuz@shu.edu.cn
孙德安
孙德安(男),教授。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为非饱和土力学和岩土材料本构理论。以非饱和土力学方面研究内容为主,已在SCI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2023年度黄文熙讲座主讲人,分别名列2020年至今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全球学者库的前十万科学家榜单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职业生涯和各单年度)。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2)、省部级自然科学奖6次,包括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次(1次排名第2,2次排名第3)、二等奖1次(排名第1);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三等奖(排名第2)各1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以及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各1项等。现兼任《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Acta Geotechnica》和《岩土力学》编委、《岩土工程学报》常务编委、土木工程学会土的本构关系及强度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特殊土和非饱和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联系方式:sundean06@163.com
王长虹
王长虹(男),副教授,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岗位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Landslides》期刊Editor,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建筑)。主要研究领域:岩土工程随机力学和大数据分析,重点研究项目包括原位测试技术与本构关系,隧道工程多场耦合施工控制,数字化边坡工程鲁棒性设计等。先后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振动与冲击》、《Landslides》、《Engineering Geology》、《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等,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培育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及产学研课题20多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联系方式:ch_wang@shu.edu.cn
武亚军
武亚军(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主要从事围海造地软土地基、工程渣土 (含废弃泥浆)、城市生活污泥和河道底泥等的加固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污染土壤修复,地下工程,以及其他新型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药剂真空预压法、冻融真空预压法、点式药剂真空预压法的疏浚淤泥、泥浆和污泥处理新工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华夏科技进步奖各1项。在Water Research、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岩土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其中1篇F5000论文,他引数量2500余次,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上海市科技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以及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岩土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参与印尼雅加达新国际机场、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电站、上海迪斯尼场地形成、温州欧飞/瓯江口集聚区、大连大窑湾、恒大海上威尼斯、绿地长岛、苏宁易购等近1000万平方米的地基处理和基坑围护项目。
在读研究生14名,博士后1名,已毕业研究生36名。
联系方式:wyjdldz@shu.edu.cn
徐旭
徐旭(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作为主要参加者,曾先后获上海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等。主要研究领域:结构防灾理论及技术、地下结构及隧道、复杂道路网络系统和城市智能化建设等。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3月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与技术系,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非克希霍夫板壳理论研究”、“60万千瓦发电机座和冷却器的强度与振动分析”、“复杂环境下盾构施工对周围土体及构筑物的扰动特性研究”、“耀华支路磁悬浮越江盾构隧道纵向稳定性研究”、“盾构机施工中的泥水调、制浆系统分离机理及施工改良”、“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地下构筑物影响预测技术在地铁工程应用”等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重大横向技术课题;参与教育部“面向21世纪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与体系改革”的上海大学试点项目、上海市教委在1999年立项资助的《高校教学管理的可视化研究与实施方法》等5项教学研究与管理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1997年获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8年获得上海市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称号。
联系人:董浩天 haotiandong@shu.edu.cn
张孟喜
张孟喜(男)教授、博士。专业: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主要研究领域:新型加筋土结构理论、隧道及地下结构、地下工程智能分析。英国Exeter大学Visiting Professor,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Technical Committee for Reinforcement委员、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理事,曾任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1999年7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2000~2001年赴英国进行合作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教育部回国人员基金及省部基金项目多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硬 X 射线装置并行隧道、佛-莞城际铁路、上海北横通道等重点工程科研项目多项,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先后在“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Geotextile and Geomembranes”、“中国科学”、“岩土工程学报”等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先后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8)、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第八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9)。所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获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学会IGS优秀学生奖(2008年6月)。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2人被评为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2006、2008)。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土力学》课程负责人。
联系方式:mxzhang@i.shu.edu.cn
朱杰江
朱杰江(男)教授、博士、博士后。专业:结构工程。研究领域: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和结构优化研究,主要包含:高层混凝土结构推覆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优化、PC建筑结构优化、紧扣规范沉降计算要求的桩土-基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及优化。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土建工程改造优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会员、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专家、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会员,《结构工程师》 编委。1983~1999一直在设计单位从事结构设计和结构优化研究工作,先后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在1996年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任职资格考试中名列全国第一,并取得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的任职资格。主持负责了大型工业厂房和41层上海峻岭广场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1999年至今,主要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主持了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1项、中日合作研究项目“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结构弹塑性耐震性能及制震装置作用的研究”、上海市教委教育发展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课题《上海崇明生态人居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的子课题研究-生态建筑结构优化研究。参与了973计划《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坏与控制》课题的研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项、632米高上海中心大厦弹塑性分析研究。负责主持了大型横向科研项目《结构优化研究》25项、桩-土-基础共同作用研究项目4项。
在 《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工程力学》、《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自然灾害学报》、《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linear Mechanics》等重要杂志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0余篇;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优化程序、复杂体形高层结构三维推覆分析程序、高层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群桩沉降计算程序、空间钢筋混凝土框架实用优化分析程序、基于SAP2000API的考虑共同作用的群桩沉降计算软件。这些计算程序已经通过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实用新型专利“梁柱间斜向钢支撑装置”及“梁柱间斜向拉伸构件”。主持开展了上海地区住宅建筑结构优化研究,每平方米节约造价50~90元,节省混凝土用量0.04~0.1立方米,节省钢筋9~15kg,对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曾获江苏省常州市建委授予的“常州市建委系统新长征突击手”(1991)、“上海市育才奖”(2007)、“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参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参与)、宝钢优秀教师奖(2013)。
联系方式:zhujjt@s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