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本学科创建于1982年,迄今已有40多年发展壮大历程。2003年、2006年先后建成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10年建成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5年成为上海市高原学科。现有专职教师80多名,其中教授32名,副教授22名,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学科现有汉语言文字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民间文学、中文创意写作和文化研究(自主增设)等11个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和11个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拥有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创作与吟诵”基地、国家语委“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国作协网文委上海研究培训基地等五个省部级基地。近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6项(重大14项目),省部级项目20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语文》《文学遗产》等高端期刊20多篇。
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文学,拥有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创作与吟诵”基地、中国诗礼文化研究院、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中心、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本学科老师承担国家重大项目7项。研究方向:1)诗礼文化;2)唐宋文学;3)元明清文学与现当代旧体文学。
2.中国古典文献学,致力于中国历代文学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尤其侧重清代及民国年间的诗学文献和作家作品,旁及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文学和文化。科研机构有清民诗文研究中心。目前正在进行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清诗话全编》的工作,已渐成海内外清代诗学文献的资料中心与研究中心,并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高水准的清代文史研究队伍。
3.中国现当代文学,已建成共8人的专业学术团队,其中3名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该学科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学科凝聚力强、研究方向搭配合理,从近代至当下,从小说到诗歌,做到了全覆盖。二是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探索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青年学者的相关研究在全国处于拔尖状态,受到学界瞩目。现学科主要有3个研究方向:1)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2)二十世纪中国新诗研究;3)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
4.文艺学,已建成11人的学科团队,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2人。本学科致力于文艺理论、文化理论和美学研究,以中西文学理论的相互影响与流变、左翼思想与当代中国、视觉文化的批评理论、美学史与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与艺术哲学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打通文化批评、文学批评、艺术批评和审美批评,推进中国批评理论的知识更新与研究转型。
5.汉语言文字学,致力于音韵学、训诂学研究,关注语言接触、变异、融合现象,探讨语音演化的共时特点、历时演变的规律及语言理论的创新。研究方法上不但注重传统文献,还引入了现代田野调查、社会语言抽样分析与实验语音分析等多种最新语言学调查手段。本学科已形成了汉语历史音系学、汉语训诂学及词汇学等研究方向。
6.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致力于中国境内语言与方言的研究,尤其关注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语言接触、变异、融合现象,探讨语言演化的共时特点、历时演变的规律及语言理论的创新。研究方法上不但注重传统文献,还引入了现代田野调查、社会语言抽样分析与语料库语言学、人工智能等多种最新语言学调查手段。本学科已形成了汉语历史音系学、汉语方言学、汉语语法学和语料库语言学、人工智能等四个研究方向。
7.中文创意写作,已建成11人的学科团队,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2人,是中国创意写作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会长单位、《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集刊主编单位。本学科致力于创意写作学科的中国化建设,旨在培养富有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创意写作基本理论,具有学科创新能力、产业领导能力的高层次理论研究及产业领导人才。主要研究领域:1)创意写作基础理论;2)非虚构及影视文学;3)儿童文学研究;4)创意写作学科史与国际传播研究;5)创作理论与产业化研究;6)作家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7)中小学创意写作研究。
8. 民间文学,是古代文学二级学科下的一个独立研究方向,致力于培养掌握中国民间文学史、民间文学理论、俗文学史、俗文学理论等专业知识,具有前沿学术视野和专业研究能力的高级人才。本方向强调古代文献资料的采集与运用,注重田野调查,关注国家非遗保护政策和实践。研究领域:1)民间文学研究;2)俗文学研究。
9.国际中文教育。主要包括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国际中文教育资源建设及研究、国际中文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语言学习与认知研究等领域,致力于国际中文教育高端人才培养,尤其是现代国际中文教育体系人才的前瞻性培养。学科团队有多年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及研究经验,熟悉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学科成员来自语言学、教育学、翻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跨学科特点突出。(本方向只招收留学生)
为贯彻落实国家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则
我院博士研究生普通招生考试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考生须根据学校和学院要求提交证明其基础知识,学习和研究能力、创新潜质等方面的申请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参加学院组织的综合考核,学校择优录取。
二、组织管理
1.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系)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各项工作。
2.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制定本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细则。
3、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成立材料审核评议小组,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评议;负责组织成立综合考核小组,对通过材料审核评议的考生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小组按照一级学科组织,至少由本学科5名责任心强、为人公正、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外语能力强的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组成,其中正高职称不低于60%。
三、申请条件
1、申请人须身体健康,品行端正,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①已获得硕士学位;
②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报到前取得硕士学位);
③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申请人,须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3、不招收在职博士生。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4、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的考核,依照学校相关规定和各学科原有招生方式执行,本方案不另做规定。
5、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学科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已经以第一(或导师以外的第二)作者公开发表2篇及以上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相应的科研成果;
6、外国语限定为英语。英语需达到大学英语四级425分(折合百分制60分)以上,托福(TOEFL)、雅思(IELTS)、GMAT、GRE参照此标准。
7、报考就业方式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即入学前须将考生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博士招生从2018年起全面实行“申请-考核”制,考生在提出申请、通过资格审核后直接进入复试。在复试阶段,各专业学科组将对申请者的思想品质、外语水平、专业基础、理论综合等进行全面考察,择优录取。
四、申请程序
1. 申请者须按照上海大学当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时间进行网上报名,并按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纸正反打印);
(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
①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s://www.chsi.com.cn/wssq/;
②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在线查询学位,并截图打印,如不成功须申请中文学位电子认证报告后打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www.cdgdc.edu.cn/cn/;
③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
④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硕士成绩单;
(6)至少两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书原件(点击下载: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doc);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8)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研究计划书(点击下载:上海大学2021年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计划书.doc);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0)证明本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11)科研成果(含已取得的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SCI、EI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原件)
申请人必须保证以上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一经发现有造假行为,将取消其报考和录取资格。
五、考核和录取程序
1.学院收到考生的申请材料后,组织材料审核评议小组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评议。学院按一级学科进行审核,并根据材料审核评议结果确定并公布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
2.综合考核采取面试,面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综合考核从外语水平、专业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
3、申请-考核成绩总分500分,初审材料占200分(标准分/科研分各100分),综合考核面试占300分(外语/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各100分)。录取时,学院根据招生计划数,按照一级学科方向录取,即在同一专业内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录取,申请-考核最终成绩低于总成绩60%者不予录取。
4.学院须对申请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申请考核细则、招生名额等提出拟录取考生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上级部门审核。
6.如有拟录取考生自动放弃入学资格,优先按一级学科递补。一级学科考生录满有名额空余,由学院根据生源情况再行分配递补。
六、监督和复议
1.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学院按规定将“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方案、院系工作细则、报考资格审核通过名单、进入综合考核名单、录取名单等重要信息进行公开和公示。
2.监督和申诉联系方式
受理部门:上海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电 话:021-66133632
电子信箱: wxyzsb@126.com
(请考生务必选择顺丰或EMS快递邮寄):
收件人 :周老师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文学院101办公室
邮编:200444
联系电话:021-66133632
01-04、12方向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董乃斌主编,中华书局,2012年
《先秦文学史》,褚斌杰,谭家健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01方向)
《中国散文史》,上册,郭预衡著,上海古藉出版社,2000年(01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先秦秦汉卷),郭预衡主编,上海古藉出版社,2007(01方向)
《唐代文学史》,乔象钟、陈铁民、吴庚舜、董乃斌主编,1995(02方向)
《宋代文学史》,孙望、曹济平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02方向)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02方向)
《隋唐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02方向)
《元代文学史》,邓绍基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03方向)
《清诗史》,严迪昌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03方向)
《中国文学批评史》(宋金元卷),顾易生、蒋凡、刘明今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03方向)
《中国文学批评史》(明代卷),袁震宇、刘明今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03方向)
《中国文学批评史》(清代卷),邬国平、王镇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03方向)
《中国文学批评史》(近代卷),黄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03方向)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03方向)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人民出版社,1981(03方向)
《文献学讲义》,王欣夫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04方向)
《古文献学讲义》,黄永年著,中西书局,2014年(04方向)
《目录学发微 古书通例》,余嘉锡著,中华书局,2007年(04方向)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张舜徽著,商务印书馆,2019年(04方向)
《明词史》,张仲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2方向)
《唐宋词史》,杨海明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12方向)
《中国词学批评史》,方智范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12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中华书局 2002(12方向)
05方向参考书目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蔡元培等,上海书店影印1982
《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册),王瑶,上海文艺出版社1951-1953,1982再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当代新诗史》,洪子诚、刘登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国当代诗歌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册),王晓明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06方向参考书目
《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葛红兵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洪子诚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创意写作学理论》,葛红兵著,高教出版社,2020年版
《小说类型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葛红兵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何建明新时代中国报告文学论》,何建明著,漓江出版社出版,2022年版。
《儿童文学概论》(第二版),谭旭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儿童文学的多维思考》,谭旭东著,未来出版社,2013年版
《故事工坊》(修订版),许道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美国创意写作史》,迈尔斯著,高尔雅译,上海大学出版社,2022版
《创意写作的兴起:战后美国文学的“系统时代”》,马克·麦克格尔著,葛红兵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08方向参考书目
《西方文艺名著教程》(上,下),胡经之、王岳川,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英]拉曼·塞尔登,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化研究导论》,[英]阿雷恩·鲍尔德温,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
《欧洲近代艺术精神的起源》,刘旭光,商务印书馆2018年
《西方美学史》,朱立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09方向参考书目
《中国民间文学史》,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下),刘锡诚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中国古代小说与民间信仰》,黄景春、程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西方神话学读本》,【美】阿兰.邓迪斯,朝戈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故事的歌手》,【美】洛德,尹虎彬译,中华书局2004
《故事形态学》,【苏】普罗普,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
《故事法则》,施爱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通俗文学十五讲》,范伯群、孔庆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范伯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0-11方向参考书目
《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专业基础课)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专业基础课)
《邢公畹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0方向)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詹伯慧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方向)。
《汉藏语言研究》,薛才德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方向)
《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杨树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方向)
《汉语史论集》,郭锡良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方向)
《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杨逢彬著,花城出版社2003年(第11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