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0805J5 新药物与新材料(医学院)
  学制:4 年
  专业介绍:

“新药物与新材料”交叉学科是在新医科背景下,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综合运用药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和解决诸如药物设计与合成、药物作用机制、医药相关新材料制备以及大数据驱动的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
本学科主要涉及以下领域:一、药物设计与合成,通过科学的构思和理性的策略,构建具有预期药理活性的新药实体;二、纳米材料与药物递送,通过分子识别引导递药系统主动寻靶,依据载体材料对机体微环境或生理变化的感知响应,发展定位释药或控制释药的前瞻性递药系统;三、分子药理与靶向干预,从分子水平发掘疾病治疗靶点、阐述药物与靶点的作用机制,并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智能材料实现对疾病的靶向干预;四、大数据药物分析,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模拟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来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系的相互作用、药物作用通路及靶点、药物质量及疗效评价;五、生物材料设计与应用,通过生物材料结构功能化设计、细胞微环境构筑及药物协同作用,开发具有调控细胞分化、启动机体再生系统、模拟细胞外基质生化结构和环境的再生医学材料,实现缺损组织的重建。
本交叉学科主要依托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与新药物和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密切相关的一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该交叉学科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能应对未来挑战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该交叉学科学术骨干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并且具有合理的学科背景和年龄结构,整体实力雄厚。

  研究方向:
  01. 心力衰竭的综合干预
  02. 中药活性成分的新药创制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03. 海洋生物功能分子的发现及创新药物的研发
  04. 活性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和合成生物学
  05. 药物设计与合成
  06.肿瘤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
  07.干细胞生物学、再生医学和基因治疗
  08.组织再生修复
  09.多肽药物和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0. 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新方法开发及应用
  11.新型生物材料研发与应用
  12.骨类器官研发与转化
  13.衰老相关疾病(骨相关疾病/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
  14.多特异性治疗药物的分子构建及成药性评价研究
  15. 靶向肝脏的药物递送系统研究
  16.微环境影响干细胞再生及分化在衰老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指导教师:
陈亮、张川、陆一鸣、董昕、丁小雷、高正良、张天龙、钱其军、肖俊杰、苏佳灿、苏笠、井莹莹、魏彦、石业娇、耿振、徐可、何世鹏、管阳太(本年度不招生)
  考试科目:
  1. 1001英语
  2. 2030新药物与新材料专业基础
  3. 3031新药物与新材料专业综合
  申请-考核办法:

上海大学医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考方式实行“申请-考核”制。具体细则如下:
一、报考条件
凡申请参加“申请-考核”制的考生必须满足上海大学2025年博士招生简章规定的要求,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不端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 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已经以第一(或除导师以外的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相应的科研成果;
3. 报考就业方式一般应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即入学前须将考生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4. 身心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能顺利完成博士阶段学习科研任务。
二、报名程序
1. 网上报名及缴费
报名及缴费时间:以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官网通知为准。必须网上缴费,未在截止时间前缴费的考生视为报名未成功。请考生报名前仔细查看报考条件,确定符合报考条件后再报名缴费。报名费一经缴纳,不予退还。
2.报考材料上传及邮寄
请考生务必以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官网通知的规定时间内进行材料递交,将报考材料整理完毕,在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并将纸质版材料邮寄到上海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3号楼315室,200444,张老师收,021-66786700)电子版需内容清晰,按照A4纸张正常大小,扫描成PDF版本在报名系统上传;纸质材料需按照要求顺序整理好,邮寄到医学院。学院未收到材料或考生未在规定时间(以邮戳时间为准)邮寄报考材料的,视为报名不成功。所有报考材料一律不退还。
报考材料如下:
(1)《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纸正反打印);
(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
①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s://www.chsi.com.cn/wssq/);②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在线查询学位,并截图打印,如不成功须申请中文学位电子认证报告后打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www.cdgdc.edu.cn/cn/;③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④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硕士成绩单原件(复印件需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保管部门公章);
(6)至少两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书原件;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8)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研究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0)证明本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11)学术成果,包括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 SCI、EI 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原件);
注:纸质材料请按照材料清单里的11项准备(每一项内容装订后,请标明顺序,按照顺序放入牛皮纸袋中,牛皮纸背面请注明报考号、姓名、导师姓名和报考学院,牛皮袋封面请列出11项清单列表,以备查验勾选),请在截止时间递交所有报考材料(电子/纸质)。申请人必须保证以上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报考和录取资格。
三、考核和录取
1. 本学科成立申请资格审核小组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核意见,资格审核通过的申请者参加学院组织的综合考核(具体资格审核通过名单、考核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请关注学院网站);
2. 本学科组织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专家组成综合考核专家组,对资格审核通过的申请者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英语100分、专业基础100分、专业综合100分、综合能力面试200分四个部分,满分为500分;
3. 综合考核面试环节主要考察考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学习(工作)态度、相关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术潜力以及外语听说能力等方面。
4. 学院根据本年度博士生招生名额及考生综合成绩排名确定录取名单,申请-考核最终成绩低于总成绩的60%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方面不合格者不予录取。通过综合考核的考生,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上报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最终录取为2025年秋季学期入学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历和学位证书。

  纸质材料接收人(请考生务必选择顺丰或EMS快递邮寄,如果学院有要求请以学院要求为准):

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3号楼315室,200444,张老师收,021-66786700

  参考书目:

1.《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胡庚祥、蔡珣、戎咏华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2.《基础医学导论》第一版(俞小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5年10月)

  导师介绍(按导师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陈亮
陈亮(男),上海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外优青、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海大学伟长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1.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T细胞受体识别特异性;2.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鉴定抗原特异性T细胞;3.开发针对实体瘤的T细胞治疗新策略。代表性成果发表在Science、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Nature Immunology、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Hepatology、Journal of Immunology等国际医学及免疫学顶级杂志。担任Frontier In Immunology、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 等专业杂志审稿人。联系方式:lchen1@shu.edu.cn
丁小雷
丁小雷(男),现任上海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得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11-2020年先后在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皮肤系开展博士后/副研究员工作。主要研究皮肤,毛发的发生,发育及其衰老的分子机理;探讨组织再生修复分子机理及其在病理情况下的变化;开发新材料与新药物来改进皮肤的功能及修复过程。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发表在:Cell Metabolism,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等国际期刊。获得2017年 欧洲皮肤学会青年研究奖(ADF, Egon-Macher Awards);2020年获得ROSA皮肤研究奖(La Roche-Posay)。联系方式:xlding@shu.edu.cn
董昕
董昕(男),上海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医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基于质谱平台的分析方法开发及应用研究,在生物组学、药物质量控制与药物代谢、生物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均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积累及成果。1)基于质谱平台的代谢组学、脂质组学及蛋白质组学新方法的开发及应用研究。将组学方法与生物信息学工具相结合,针对大型人群的健康管理及疾病预防,进行新型生物标志物筛选及机制研究。近年来,专注于开发及建立靶向代谢组学、靶向脂质组学分子工具,申请多项专利。领衔多项大型人群队列的代谢组学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委科技委主题项目、上海市自然基金等多项生物标志物筛选相关研究课题。与哈佛大学公卫学院营养系、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公卫学院生物质谱中心、中科院营养所、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公卫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卫学院等单位保持着良好且深入的合作关系。 2)药物质量控制及药物体内代谢规律研究。在创新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及药物体内代谢规律研究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基础。熟悉药物质量控制研究方法、药物代谢规律研究方法及新药申报流程,主持3个1类新药及9个3类及5类新药的质量控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均已获得临床批文。3)近年来,充分发挥在生物组学及药物代谢方面的背景优势,聚焦生物材料的生物学效应研究,主要在生物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研究,可降解材料的生物毒性评价,基于内源性代谢物响应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开发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申报多项专利。联系方式:邮箱:dongxinsmmu@126.com
高正良
高正良(男),现任上海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干细胞和系统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养志康复医院基础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职PI,上海市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科学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发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委员,科技部干细胞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组长;曾任同济大学丽丰再生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治疗研究与应用分会理事、科普和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分会常务理事等。从事发育、干细胞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发育、干细胞、衰老和癌症生物学,类器官、肿瘤类器官和器官重建,组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与精准再生和肿瘤医学。发表SCI文章近50篇,最高单篇引用490余次,包括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hemical Biology, STTT, Cell Discovery和J Neuroscience的封面文章,成为高影响力工作。联系方式:zhengliang_gao@shu.edu.cn
耿振
耿振(男),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骨/软骨再生修复生物医用材料、骨关节炎阶段性治疗策略、软骨类器官等研究工作,以一作/通讯在Natl. Sci. Rev., Nano Lett., Adv. Funct. Mater.(2篇), Bioact. Mater.(6篇), Adv. Fiber Mater., Chem. Eng. J.(6篇), Theranostics(4篇), Mater. Horiz., Compos. Part B-Eng., J. Mater. Sci. Techno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7篇高被引论文,H因子28,担任Exploration、Biomaterials Translational、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期刊青年编委,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客座编辑,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博士后特别资助和面上一等资助、省部级基金等。联系方式:nanboshan1987@163.com
管阳太
管阳太(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神经修复与再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家、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病学分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免疫学组组长、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团队带头人、上海围术期器官支持与功能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神经免疫性疾病和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国内较早提出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治疗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率先开展的皮肤钥孔活检/腓肠神经活检和感觉定量检查, 改进了炎性脱髓鞘神经病的诊疗流程;用改良的血浆置换治疗神经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视神经脊髓炎和自身免性脑炎等)取得满意效果,并首创血浆置换联合靶向药物(泰爱)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目前正开展2项通过国家卫健委备案的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人源性NSCs鼻腔滴注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联系方式:yangtaiguan@sina.com
何世鹏
何世鹏(男),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双功能分子药物研究。近年来,针对传统单靶点药物疗效、耐药性和毒副作用方面的局限性,开展了蛋白降解、多靶点和前药技术等系统性药物研发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军委科技委等8项基金课题,并入选福建省杰出青年、上海市启明星、上海市扬帆计划、上海大学青年英才等人才计划。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IF=16.6), Adv Sci(IF=15.1), Med Res Rv(IF=12.9), Acta Pharm Sin B(IF=14.9), J Med Chem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6篇,一区22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共同完成人身份获中国药学科学技术一等奖、上海市药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联系方式:heshipeng@shu.edu.cn
井莹莹
井莹莹(女),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组织微环境调控干细胞命运影响机体衰老的基础研究与干预策略。通过探索炎症低氧微环境影响干细胞再生及分化的分子靶点,揭示骨退行性病变肿瘤等衰老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形成重塑组织微环境延缓机体衰老的干预策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绍兴“海内外英才计划”创新长期人才项目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42篇,包括 Advance Functional Materials、Science Advances、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等学术期刊,累计影响因子312.48分,主编4部专著,其中1部英文专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授权1项。联系方式:jingy4172@shu.edu.cn。
陆一鸣
陆一鸣(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海洋生物功能分子的发现及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抗炎免疫/抗肿瘤多肽类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药物新靶标的发现与确证。已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来源的First-in-Class 1类新药--选择性TNFR1拮抗肽Hydrostatin-SN10,适应症:炎症性肠病,已完成临床前研究,Pre-IND已完成,即将进入临床1期。担任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各类项目1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 “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重点研究计划1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3项等。近5年发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SCI论文25篇;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8部,国家发明专利16项(PCT 2项),专利转让1.09亿元等。联系方式:bluesluyi@sina.com
钱其军
钱其军(男),上海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因治疗、病毒治疗和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等方向的研究;在国际首次提出杀伤免疫效应细胞抗体工厂概念,并在癌症局部实现高水平抗体表达,将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结合,建立改变免疫微环境及杀死肿瘤双重功能的细胞药物并开始临床研究,推动中国免疫细胞治疗的发展;在国际首次提出健康免疫细胞保存体系,并实现了免疫细胞保存及复制的关键技术突破,建成了全球最大免疫细胞保存库,己保存了包括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近十万人的免疫细胞保存,为细胞治疗提供关键卓越的细胞;在国际提出了肿瘤基因-病毒治疗方案主要负责之一,该方案是将抗癌基因插入到溶瘤病毒中把两者结合起来了,其理论基础是溶瘤病毒可在肿瘤细胞内大量复制,插入其中的抗癌基因也随之大量复制与表达,而基因再进一步发展其抗癌作用,达到协同抗癌的极好效果。主持国家级课题/子课题14项、省级课题6项;公开发表论文166余篇;参与编写《肿瘤的精准免疫治疗》、《Progres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肿瘤的基因治疗和病毒治疗新世纪癌的化疗预防与药物治疗》等著作。联系方式:qianq@shcell.com
石业娇
石业娇(女),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办副主任,多肽功能材料与创新药物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浦江人才计划。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2018年博士毕业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其后至2021年在同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化学,生物学与医学等多个学科,主要致力于运用多肽分子设计与组装技术,开发新型生物功能结构与材料,并探索其在疾病诊疗等纳米医学领域的应用。具体包括多肽水凝胶、多肽纳米制剂、多肽药物递送系统、生物功能材料、细菌感染成像与治疗、肿瘤成像与治疗等。先后主持国家军委科技委、上海市科委等5项基金课题,共在Nano Letters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4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项,参编外文学术专著6部。入选纳米肿瘤学第三届青年编委,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和Biomaterials Translational杂志首届青年编委。联系方式:sh10yj@shu.edu.cn。
苏佳灿
苏佳灿(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闽江学者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新型生物材料(细胞衍生物、水凝胶,镁基人工骨等)研发与应用;骨/软骨类器官研发与转化。获得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防创新特区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及集成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8000余万元,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包括Advanced Material、Advanced Science、JACS、ACS Nano、Bone Research、Nano Letters、Biomaterials、Bioactive Materials等材料学及骨科学国内外顶级杂志。申请并授权国家专利30余项。主编主译25部专著。联系方式:jiacansu@126.com
苏笠
苏 笠(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抗炎免疫药理。近年来主要从事抗炎免疫药物靶点研究和药物发现,主要包括STING在肝、骨等器官退行性疾病中的机制研究、靶向STING的抑制剂开发、药物成药性改造及应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军委国防科技创新课题4项,上海市课题1项及多个横向课题,总经费12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教材3部;获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国际合作奖(排名第三,2020年)和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2022年)。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上海)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与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联系方式:suli1020@shu.edu.cn。
魏彦
魏彦(女),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聚焦克服生理病理屏障的纳米药物递释系统研究。2015年获复旦大学药剂学博士学位;2015-2020年,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员;2020年加入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迄今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在Adv. Funct. Mater.、ACS Nano、Adv. Sci.、Biomaterials、J. Controlled Release、Acta Pharm. Sin. B、Bioact. Mater.、Chem. Eng. J.、Theranostics、Composites, Part B、 J. Nanobiotechnol.等top期刊发表SCI论文21篇,累计影响因子239.6。获4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1青年,2面上)、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1等)等多项资助。作为主要研制人完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纳米药物的开发,目前已通过CFDA临床一致性评价。联系方式:ywei@shu.edu.cn
肖俊杰
肖俊杰(男),教授,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大学心血管研究所负责人,代表性论文发表在《Cell Metabolism》、《Nature Communications》、《Circulation》等杂志。担任Frontier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分栏主编,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Translational Research、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杂志副主编,BMC Medicine、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Cell Transplantation、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和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杂志编委。担任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运动科学分会副会长、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等。目前正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教委重大创新项目、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等。主要研究领域:环境污染物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联系方式:021-66138131 Email:junjiexiao@shu.edu.cn
徐可
徐可(男),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医学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美国Emory大学博士后。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4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50余篇(中科院一区文章16篇,IF>10的论文10篇),包括Molecular Cancer (1), Molecular Therapy (2),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1), Nano Today (1),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等国际权威期刊,论文被引用3000余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先后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7)、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10,2018),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科技奖三等奖(6/15,2016)等。联系方式:kexu@shu.edu.cn
张川
张川(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炮制规范专家,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5项;与多家创新药企有稳定的合作关系,新药立项研究超过12项,其中9项已获得新药证书、临床批文,获得企业资助总金额超过5000万元。主要研究领域:中药创新药物的发明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编写专著及教材13部。承接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11项,横向合作项目5项,研究总经费超过一亿元人民币。联系方式:zc843016@shu.edu.cn
张天龙
张天龙(男),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等方法,以衰老、肿瘤和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相关的信号通路为研究目标,开展信号传导机制、药物新靶点研究,探讨它们的功能失调与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并为先导化合物筛选和改造提供分子基础。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ell Research、Molecula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和Science Advance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15篇。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中科院项目2项。
  联系方式:021-54921115,Email:tlzhang@s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