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学制:3 年
  专业介绍:

         本学科涵盖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生物信息学、建模仿真理论与技术等学科方向,主要研究方向覆盖了自动控制领域从基础理论研究到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既有学科前沿又有应用热点。本学科已连续获得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顺利完成了教育部“九五”至“十一五”三期“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上海市控制科学与工程高原学科建设等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上海市高水平优势学科建设。本学科拥有复杂网络化系统智能测控与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引智基地)、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智能自动化与网络化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产学研模式的中英能源与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共建的低碳能源系统智能测控联合实验室、中英碳中和区域中心、中澳智能与网络化系统联合研究中心,以及复杂网络化系统智能测控与应用(IMC)国际科研联盟等。学科实验设备和仪器先进,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本学科是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先进制造与物流系统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单位,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单位,IEEE IES 网络控制与应用专委会主席单位、上海市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上海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等,以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委会等国家二级学会的挂靠单位。近年来成功组织第40届中国控制会议(CCC)、LSMS&ICSEE2024/2021、ICPRE2023、IEEE RASSE2021、ANZCC2018、IEEE CCIS2018、IMIOT & ICSEE2018等重要国际会议,具有前沿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并与国际、国内同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本学科博导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有国家级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等10余人、省部级人才10余人。目前承担了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上海市科委、经信委和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其他横向合作项目等。在复杂网络化系统通信与控制、智能无人系统及集群性能优化、工业过程建模、高速高精智能感知与分布式测控及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能运载、智慧农业、智慧诊疗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和自然科学一等、二等奖,以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等,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本学科自1990年迄今已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近四百人。

  研究方向:
  01.复杂系统建模与网络化控制
  02.先进测控技术与智能化系统
  03.系统工程与智能优化调度方法
  04.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与大数据科学
  05.脑电解码、脑机接口与智慧诊疗
  06.智能人机交互与姿态预测
  07.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及控制工程应用
  08.机器人智能感知、决策与控制
  09.智能运载中的控制与决策
  10.多自主体协同与群体智能方法
  11.现代建模仿真技术及应用
  12.智能无人系统
  13.具身智能与人机共融
  指导教师:
汪小帆、费敏锐、彭晨、苗中华、王曰英、任肖强、张进、马世伟、杜大军、王玉龙、杨帮华、刘廷章、苏洲、昝鹏、周文举、潘全科、顾申申、贾立、张宪霞、李孝伟、胡珉、齐俊桐、徐梁、杨庆华、高志远、高守玮、周洋、谢文博
  考试科目:
  1. 1001英语
  2. 20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
  3. 3012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
  申请-考核办法: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根据《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试行)》,我院博士招生实施“申请-考核”制,择优录取,严进严出,宁缺毋滥。
一、申请条件
        凡申请参加“申请-考核”制的申请人必须满足《上海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不端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硕士就读期间至少获得一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创新成果,成果包含发表(含录用)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EI/SCI源刊论文;重要学术会议论文并已被EI检索;发表(含录用)1篇中文核心期刊+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发明要求为第一发明人/除导师外的第一发明人,论文要求为第一作者/除导师外第一作者;
3.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折合百分制60分)或相当外语水平证明;
4.报考就业方式应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即入学前须将申请人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申请人申请,不接受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
二、申请材料
        申请人按照《上海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按时提交以下报考材料:
(1)《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纸正反打印);
(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申请人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s://www.chsi.com.cn/wssq/);申请人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在线查询学位,并截图打印,如不成功须申请中文学位电子认证报告后打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www.cdgdc.edu.cn/cn/;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申请人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硕士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研究生成绩公章或申请人档案保管部门公章);
(6)至少两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书原件(下载地址见《上海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8)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研究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下载地址见《上海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0)证明本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11)科研成果(含发明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SCI、EI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
        申请人必须保证以上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伪造,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报考和录取资格。
注:纸质材料请按照材料清单里的11项准备(每一项内容装订后,请标明顺序,按照顺序放入牛皮纸袋中,牛皮纸背面请注明报考号、姓名、导师姓名和报考学院,牛皮袋封面请列出11项清单列表,以备查验勾选),请在截止时间前递交所有报考材料(电子版/纸质版)。
三、申请程序
1.申请人在规定的报名期间登录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须按照《上海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要求缴纳报名考试费、打印报名表、上传电子版材料、寄(送)纸质版材料。申请材料收到截止日期以《上海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准,我院未收到材料或申请人未在规定时间(以邮戳时间为准)邮寄报考材料的,视为报名不成功。所有报考材料一律不退还。
2.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资格审核小组按报考导师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根据材料审核结果,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申请人名单,在学院网站上公布,并报送研究生院备案。资格审核通过的申请者参加学院组织的综合考核(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请关注学院网站)。
3.综合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如下:
        综合考核专家组由至少5名责任心强、为人公正、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外语交流能力强的申请专业所在学科的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组成,其中正高职称不低于60%。
        综合考核采取线下面试或网络面试形式,包括英语100分、专业基础100分、专业综合100分、综合能力200分四个部分,满分为500分。
        综合考核专家组应对申请人的专业水平、从事科研能力和培养潜力等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方面进行个性化多元评价,并给出书面的评价成绩。录取时根据导师招生计划数,在同一学科内按照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录取;总分相同的,依次按照:1)专业基础 2)专业综合 3)英语 4)综合能力 降序排列。综合考核最终成绩低于满分的60%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方面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面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复试记录完备,并妥善保存备查。
        同一学科(专业)的各平行综合考核专家组面试方式、时间和成绩评定标准应保持一致。
        通过综合考核的申请人,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公示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上报上级部门审核。
四、其他未尽事宜,请见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相关通知。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24年11月

  纸质材料接收人(请考生务必选择顺丰或EMS快递邮寄,如果学院有要求请以学院要求为准):

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9号楼(机自大楼)601室,200444,梁老师,021-56331183。(请考生务必选择顺丰快递)


  参考书目:


  导师介绍(按导师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杜大军
(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网络化控制、机器视觉、智能优化与安全控制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面上、国家工信部课题等项目10余项。在IEEE汇刊等上发表SCI/EI论文160余篇。申请知识产权41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曾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二等奖3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排名第1和第5)、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仿真学会创新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IEEE RASSE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次等。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作委员、中国仿真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仿真学会建模与仿真标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仿真学会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业委员会、上海电子电器技术协会副理事长、IEEE-PES智慧物联与控制分委会副秘书长等。曾担任中英科学桥高峰论坛和ICSEE国际会议组委会主席、CCC2021宣传及出版主席等。
  联系方式: ddj@i.shu.edu.cn
费敏锐
(男),博士,教授。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领域:网络化先进控制理论与系统,异构网络和机器视觉技术及智能制造和能源系统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及智慧诊疗和设施农业应用。获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仿真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6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二等奖7项,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2项。近年来牵头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课题以及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和科技攻关等项目共 30余项。现任科技部复杂网络化系统智能测控与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任、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智能自动化与网络化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负责人、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ISI研究中心合作的低碳能源系统智能测控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等,国家留学基金委工业互联网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负责人,兼任中国仿真学会荣誉副理事长、首届会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士、常务理事兼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理事长、上海市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上海市自动化学会、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等,《仪器仪表学报》、《系统仿真学报》、《信息与控制》、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等编委,Information Sciences、Neurocomputing等客座编辑,《仪表技术》、《流体测量与控制》编委主任等。已培养40余名博士生获上海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联系方式:021-56331934;mrfei@staff.shu.edu.cn, mrfei888@x263.net
高守玮
(男),博士,副教授。本科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方向:脑机接口及类脑人工智能算法、机电自动化与嵌入式系统、移动互联网开发。主持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纵向项目多项,国际企业(意大利)合作项目两项,其他企业大型项目多项。在校企产学研结合方面工作突出,多项科研成果都已经由合作企业成功孵化并正在市场上批量销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理事,中国神经学会类脑智能分会会员。 邮箱:swgao@shu.edu.cn,个人主页:www.swgao.org。
高志远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优化算法、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方法、智能结构以及航空航天振动测试分析与控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以及重大横向2项。在《Aerospace Science & Technology》、《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振动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5项。荣获2019年上海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2021年上海大学蔡冠深优秀青年教师奖、2023年上海市青年突击队表彰。当前学术兼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塞尔维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互联网+大赛评审专家等。
  联系方式:021-66130930(O) E-mail:gaozhiyuan86@shu.edu.cn
顾申申
(男),博士,教授。2005年至2009年期间在香港中文大学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学系求学并获得博士(Ph.D.)学位。2009年9月起在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主要从事人工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研究及其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应用、计算智能研究及其在优化领域中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与其他计算智能算法的软硬件实现等方向的研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联盟计划等科研项目。在《Automatica》、《Neurocomputing》、《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等国际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 SCI/EI论文20余篇。担任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ural Networks (ISN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CACI)、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CIST)及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CICIP)、The 2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CONIP 2018)等国际会议的注册主席。
  联系方式:13661506500;gushenshen@shu.edu.cn
胡珉
(女),博士,教授。上海大学-上海城建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隧道掘进机工程应用分会理事、上海bim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上海市建筑业信息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市力学学会理事、上海土木学会理事和ISO/IEC工作组专家等职。主要围绕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与管理,开展知识驱动和数据驱动相融合的智能控制和决策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为:盾构自动驾驶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决策。主持并完成了多项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SCI和EI论文50余篇,参与制定国家和上海市信息化标准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外一百多个重点工程和重要设施中应用。
  联系方式:minahu@shu.edu.cn
贾立
(女),1975年4月生,博士,教授。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领域:基于大数据的复杂系统建模、优化与控制理论及应用,主要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能源互联网动态拓扑模型与能量管理优化、数据驱动的复杂非线性动态模型化、间歇生产过程的综合学习型优化控制。2003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3-200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Research Fellow工作,现担任上海市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STAR星问答专家、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数据驱动、学习与优化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编写学术专著2部(科学出版社),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篇,EI检索100篇,美国《数学评论》MR检索1篇,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得张钟俊院士优秀论文二等奖(全国共3名获奖者,一等奖空缺,2010)、2012和2016年亚洲系统仿真国际大会最佳论文提名奖。曾获浙江省教育厅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宁波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目前主持的主要课题:面向能源工业互联网的拓扑平衡模型与能量优化管理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培育项目);不确定性间歇过程的二维实时优化控制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源多维度大数据融合计算的综合能源发电预测研究(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
  联系方式:021-56334241(O);jiali@staff.shu.edu.cn
李孝伟
(男),博士,教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研究方向为计算和设计空气动力学、流固耦合及流体力学中的变分原理、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方法。在复杂外形网格生成、复杂定常与非定常绕流计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和发展了静态和动态多块网格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方法性的突破。在Navier-Stokes 方程、Boltzmann 方程结合伴随方程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对其中的边界条件奇异性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处理方法,已用于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尾喷管设计和船舶外形设计与流动控制中。主持、参与完成上海市教委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航空、航天、航海类项目30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和授权的专利20余项。参与的项目“先进翼型与飞行器空气动力学一体化设计研究”、“先进翼型设计技术及对飞机设计的应用”、“翼型与飞机气动设计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 “叶轮机械内部三维流场分析与气流激振稳定性研究及应用”分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省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联系方式: xwli@staff.shu.edu.cn
刘廷章
(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与大数据科学。主要研究领域:无人系统定位导航与故障容错,智能电网用户侧柔性负荷主动协同,数据驱动的设备状态评估。2005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访问学者。担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自动化学会理事。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启明星项目、上海市“光电子与LED”专项课题、浦东新区产学研专项等纵向课题10余项,完成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在研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 其中SCI检索2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2项,出版著作4本。
  联系方式:liutzh@staff.shu.edu.cn
马世伟
(男),1965年12月生,博士,教授。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研究方向:信号与图像处理及目标识别、超声无损检测与成像技术。现为中国仿真学会副理事长,担任《系统仿真学报》副主编、上海市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上海市机器人学会理事、《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目前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联系方式:021-56334064; masw@shu.edu.cn
苗中华
(男),博士,上海大学二级教授。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控制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实践研究,主要方向包括:(1)智能机器人技术(视觉感知、轨迹规划、决策控制等),(2)智能装备控制与安全运维,(3)多机器人协同控制(跨域协同、区域控制、编队等)。在智能农机装备、工程机械装备、农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的自主作业控制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高技术计划等国家级项目4项;主持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上海市农委科技兴农重点、上海市教委自然科学重大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所属研究领域近十多种国际著名杂志Automatica、ASME Trans、IEEE/ACM Trans、Information Sciences、Nonlinear Dynamics以及国内《中国科学》等发表SCI/EI论文180余篇。科研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8)、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一等奖(2019)和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2021)等。
  联系方式:zhhmiao@shu.edu.cn
潘全科
(男),博士,教授。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主要研究领域:智能优化理论、方法与应用;复杂生产过程的建模、优化与调度;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等20余项。发表SCI研究论文150余篇,(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F-2019-2013)。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发明专利授权 10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
  联系方式:panquanke@shu.edu.cn
彭晨
(男),博士,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主要研究领域:网络控制系统、无线传感网络、模糊控制、时滞系统分析与综合、火电能效优化、供应链建模与优化等研究。是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nformation Sciences、TIMC等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与客座编辑。出版了三本英文专著、一本中文专著。目前为IEEE高级会员、IEEE IES网络控制与应用专委会主席、中国仿真学会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委会主席、美国数学学会《数学评论》评论员。获得2021与2022年中国仿真学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项(排名第一)、2018与2013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排名第一)、2014与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第三与第五)。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重点1项,面上4项);授权19件发明专利。
  联系方式:c.peng@shu.edu.cn ;pchme@163.com
齐俊桐
(男),博士,教授。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天津大学机器人与自主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多年来致力于机器人、无人装备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课题负责人,出版专著1部,在JFR、AESCTE、RAL、ICRA、IROS等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国家电网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等。联系邮箱:qijt@shu.edu.cn
任肖强
(男),博士,教授。2008年-2019年,曾先后在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学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学习和工作。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1) 网络化检测、估计和控制,信息物理系统隐私和安全,学习与优化算法等理论;2)上述理论在智能无人系统、物联网等方面的应用。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等项目。担任中国控制会议(CCC 2021)及网络科学国际大会(NetSci 2022)组委会成员,任IEEE PES 智能电网与新技术委员会(中国)智慧物联与控制技术分委会理事、上海市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信息物理系统控制与决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控制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对加入课题组的博士生,将提供宽松友好的科研环境、系统化的科研训练和国际化的交流机会。
  联系方式:xqren@shu.edu.cn
  个人网页:https://xiaoqiangren.github.io/   https://automation.shu.edu.cn/info/1066/1891.htm
苏洲
(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移动网络安全;多自主体协同与群体智能方法;车载网络与无人驾驶车辆。担任IET Communications、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等多个国际SCI期刊的编委。在国际权威期刊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等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获得IEEE CyberSciTech2017, Wicon2016等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指导的博士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及宝钢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欢迎控制、数学或计算机通信专业的学生报考。
  联系方式:z.email.su@gmail.com
汪小帆
(男),博士,教授。曾获IEEE电路与系统汇刊最佳论文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自然科学牡丹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现为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复杂大系统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网络科学学会理事会成员、《IEEE Trans. Network Science & Engineering》执委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复杂网络与系统控制专委会主任。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复杂网络分析及控制,提出了复杂动态网络同步的有效判据,揭示了无标度网络同步化能力的鲁棒性和脆弱性;最先揭示了复杂动态网络牵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无标度动态网络的牵制控制策略;提出并系统性研究了基于牵制控制思想的移动多自主体系统的蜂拥控制算法。
  联系方式:xfwang@shu.edu.cn
王玉龙
(男),博士,教授。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访问学者。专业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智能无人系统、船舶运动控制、海上目标感知识别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和EI检索100余篇,Automatica和IEEE Trans.期刊长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登记软件著作权12件;受理国家发明专利近20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与军工横向教研、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联系方式:yulongwang@shu.edu.cn
王曰英
(男),博士, 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海洋无人系统的智能感知,控制与决策。2006年在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和2015年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智能控制、智能感知与决策,和海洋智能无人系统研发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在IEEE汇刊和Automatica等TOP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和机器人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和智能机器人专委会的执行委员,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等7本国际SCI期刊的编委。
  联系方式:yueyingwang@shu.edu.cn
谢文博
(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无人艇自主规划、航行控制、靠离泊控制、决策与博弈等方面;无人气垫船自主规划与控制功能;多无人拖船系统;海上列车系统。2015-2016年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申请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军委科技委项目子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6项,横向课题多项。现担任多个SCI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的审稿人,并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下属智能控制与系统专委会委员、大模型与决策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水面无人装备专委会)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中国舰船研究青年编委,IEEE Power & Energy Society智能电网与新技术委员会(中国)常务理事。
  联系方式:13836194085(微信同号) 邮箱:xiewenbo@shu.edu.cn
徐梁
(男),博士。2022年加入上海大学,现任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2011和201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随后就读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并于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相继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其研究方向为网络化控制、数据驱动控制、机器视觉等,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控制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和Automatica等,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和面上项目。担任指挥与控制学会大模型与决策智能专业委员会委、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机器人》期刊青年编辑。
  联系方式liang-xu@shu.edu.cn
杨帮华
(女),博士,教授。专业方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脑机接口技术、基于脑机接口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精神抑郁症、吸毒成瘾等)分层诊断与康复治疗、脑控外骨骼、脑电波及相关生物医学信号处理、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脑机交互的应用等。现为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电生理与康复学组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系统仿真学会会员、《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学术编审委员会委员,《signal processing 》、《仪器仪表学报》等多个期刊审稿人。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和专著4部,其中《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清华大学出版,获上海市优秀教材奖,《模式识别技术及其应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获得国家专利15项、软著11项。指导硕士生获“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2020年世界机器人大赛中BCI脑控机器人大赛中,团队获技术赛一等奖,有训练运动想象脑电解码第一名。受邀作为大会报告人做学术报告50多次。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面向脑卒中的运动想象脑电主动迁移学习建模及结合VR康复研究)、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名称:基于健侧半球解码的神经损伤后脑机接口的新技术开发与验证)、国防类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多项;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计划1项、上海市科委创新项目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及多项横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目前项目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国防类项目及横向项目。支持企业在脑机接口领域获得中国首例医疗注册证,实现医工结合产品落地。
  联系方式:021-56331278;yangbanghua@shu.edu.cn
杨庆华
(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飞机总装先进测试技术,基于嵌入式和实时操作系统系统的dds中间件调度,高精度室内定位传感器设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测量与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团队研发了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总装地面功能系统测试自动化平台。研制研发了飞机地面测试功能模拟器如油温激励终端,飞机交直流测试激励终端,飞机线缆无线测试终端,ARINC 429/ARINC 664工程解析终端,EICAS图像识别终端,飞机插头缩弯针自动控测平台等,服务于国家大飞机重大需求战略。
  联系方式:yangqinghua@shu.edu.cn
昝鹏
(男),博士,教授。目前研究领域为生物医药大数据智能分析、深度学习等,在相关领域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软著20项,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Communications Biology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22篇,EI收录82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防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融办、重大企业合作等课题十余项,累积到账科研经费近4000万元,获得中华环保联合会2022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同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及横向课题。当前是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可信智能系统专委会常委,上海市电子学会竞赛与新工科建设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会员。
  联系方式:zanpeng@shu.edu.cn
张进
(男),博士/博士后,教授。主要从事网络化控制、时滞系统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控制理论领域的顶级期刊Automatica、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得到40余个国家和地区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长期担任包括Automatica、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在内的30余种国际SCI期刊的特邀审稿人,同时担任美国《数学评论》的特邀评论员。
  联系方式:jzhang@shu.edu.cn
张宪霞
(女),博士,教授。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复杂工业系统的智能建模与控制;基于视觉的机器人智能控制;集群系统的建模及多智能体的协同控制。2005年及2008年香港城市大学交流合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上海市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1项、上海大学创新项目1项、转底炉智能工厂-智控系统(一步)(合作方:宝武集团、上海宝信软件)1项、转底炉智能工厂-智控系统(二步)(合作方:宝武集团、上海宝信软件)1项。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撰写了分布参数系统领域学术专著《融合空间信息的三域模糊控制器》。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分布参数系统3D模糊控制及3D模糊建模理论及方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参数系统模糊预测软件平台。2022-2023设计并实施了宝武集团宝山基地转底炉智能配料系统及智能混料系统并取得成功,填补国内空白。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
  联系方式:xianxia_zh@t.shu.edu.cn
周文举
(男),博士,教授。英国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博士后。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领域:控制理论及其在自动化工程与医工结合领域中的应用,机器视觉及机器人技术,模式识别及智能制造。获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科技进步奖、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等各一项。近年来完成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项目和企业科技攻关等项目共10余项。研发的“基于智能学习的皇冠瓶盖高速视觉在线检测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已在浙江、广东、山东、内蒙、湖北等省推广应用,并出口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家;研发的“基于机器视觉的高速检测系统”应用于医药行业的铝塑组合盖无人化、非接触、全方位质量检测,已经出口到韩国和俄罗斯。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超过1000万,成果转化总额超过3000万,主持主要项目有:综合科技服务发展模式机制研究与验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多源异构信息的领域知识图谱及产品设计方法(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融合3D视觉的多模态交互教育机器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流程工业视频智能在线检测与分析系统(辽宁省自然基金)、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平台研发(企业科技攻关)、基于智能学习的复杂工况下高速视觉在线无损检测系统(企业科技攻关)、一次性医疗智能内窥镜研制(企业科技攻关)、基于视觉的交通灯智能控制系统研制(企业科技攻关)等。曾担任英国Vitec Videocom集团公司机器人工程师,目前兼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嵌入式仪表与系统技术分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式:zhouwenju@shu.edu.cn
周洋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无人系统智能感知相关理论及应用,具体方向包括:海洋环境视觉信息处理、无人系统多模态协同感知、图文音跨模态融合感知等。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项,军工横向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I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受理发明专利10余项。目前为上海大学精海无人艇团队“感、规、控”三大核心布局技术之一的智能感知方向负责人,海洋智能无人系统与AI for Science重点方向及重大项目组核心骨干成员。
  联系方式:saber_mio@s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