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00 艺术学(上海美术学院)
学制:4 年
专业介绍:
上海大学艺术学学位点,依托上海地域优势,旨在培养能够传承历史文脉、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参与国际都市文化发展任务,关注国内外社会及文化、艺术学发展方向的高级艺术理论和美术创作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既具有坚实、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又能够把握艺术理论前沿动态和创作实践发展方向,能够服务于国家文化建设、艺术理论与创作发展需要的高级研究人才。
本学位点在上海美术学院下设艺术史论、艺术评论、都市艺术发展与管理、公共艺术研究四个方向,形成经典传承、文化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学科生态与科学布局。注重基础、应用研究和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为“国际都市艺术中国坐标”的学术发展定位,建构完备的理论体系。本学位点共有博士生导师30人,均为具有国内外顶尖影响力的艺术理论家,目前承担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艺术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项目、省部级项目等20余项,近5年出版各类著作数十部。
研究方向:
01 艺术史论
02 艺术评论
03 都市艺术发展与管理
04 公共艺术研究
指导教师:
01.艺术史论
陈红梅、蒋英、苏金成、张长虹
02.艺术评论
殷双喜、张晓凌
03.都市艺术发展与管理
李超、马琳
04.公共艺术研究
张苏卉
考试科目:
1. 1001英语 或 1002日语
2. 2044艺术学专业基础
3. 3049艺术学专业综合
申请-考核办法: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凡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人需提交相关材料,学院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评议,依据材料审核评议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名单,经综合考核后择优录取。
一、申请人申请
1.申请条件
申请人须满足上海大学当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详见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规定要求,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已经以第一(或导师以外第一)作者公开发表2篇及以上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相应的科研成果;
(3)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之一,需提供各类官方认可的外语水平证明:大学英语考试六级(CET)成绩450分及以上;GRE考试300分及以上、托福(TOEFL)考试85及以上;雅思考试(IELTS)总成绩6.5分及以上、日语N2及以上级别。
(4)报考前应向报考导师发送相关材料,使报考导师了解考生的各项报考条件;
(5)报考类别一般为非定向,即入学前须将考生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2.申请时间
申请人须于上海大学当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详见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规定时间内,按相关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手续,完成报名手续后进入“材料提交”环节。
3.材料提交
申请人须于上海大学当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详见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整理完毕,在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材料并将纸质版材料邮寄到我院指定地点。
电子版材料需内容清晰,按照A4纸张正常大小扫描成PDF版本在报名系统上传;纸质材料需按照要求顺序整理好,邮寄到我院指定地点,我院未收到材料或考生未在规定时间(以邮戳时间为准)邮寄申请材料的,视为报名不成功。所有申请材料一律不退还。
申请材料的内容与排序,须按照以下要求:
(1)《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1份(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A4纸正反打印);
(2)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
①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具体申请操作方法见:https://www.chsi.com.cn/xlcx/brcxff.jsp;
②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看学位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位验证报告,具体申请操作方法见:https://www.chsi.com.cn/xlcx/brcxff.jsp;
③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
④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成绩单或复印件(需加盖成绩管理部门公章);
(6)至少两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书原件(具体格式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A4纸打印);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外国语水平证书、成绩单或留学经历证明等,外文证明件需附中文翻译件);
(8)自我评价和攻博期间的详细研究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具体格式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A4纸打印);
(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详细摘要和目录);
(10)证明本人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获奖证书复印件;
(11)已有科研(或创作)成果复印件(包括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获得科技奖励以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等;所获得的各类与申请博士有关的获奖证书复印件;参展或获奖作品须附证书复印件和作品照片;个人作品集、出版物或取得具有相应学术水平的工作成果相关证明)。
注:纸质材料请按照材料清单里的11项准备(每一项内容装订后,请标明顺序,按照顺序放入牛皮纸袋中,牛皮纸袋背面请注明报考号、姓名、导师姓名和报考学院,牛皮纸袋封面请列出11项清单列表,以备查验勾选),请在规定时间递交所有申请材料(电子/纸质)。
二、考核与拟录取程序
(一)材料审核评议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材料审核评议小组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评议,并根据材料审核评议结果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并通过上海美术学院官网公布,同时发放通知书到考生在报名系统中预留的邮箱地址,通知相关申请人参加综合考核。
(二)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素质与能力、综合素质及培养潜质、外语能力等,学院按照上海大学要求组织成立综合考核小组,对考生的专业综合、综合能力、外语能力进行考核。
1.资格审核
资格审核通过者才可参加综合考核。资格审核包括如下内容:
应届考生:审查有效居民二代身份证原件、学生证原件(最晚于新生报到时能提供学位证书原件,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往届考生:审查有效居民二代身份证原件、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原件)、考生为本校(上海大学)在职人员的须提供学校人事处等部门的同意报考证明、外语水平证书原件。
2.专业基础考核
专业基础考核的内容和形式由专业基础考核小组确定。
3.专业综合考核
专业综合考核以专业面试的形式进行,考生以PPT形式汇报个人研究基础、研究方向与研究设想,以“研究计划书”内容为主。
4.综合能力考核
综合能力考核注重考核考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理论基础,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科研水平和研究潜质、学术写作能力等。
5.外语能力考核
外语能力考核分为口语问答和笔试两个环节。
(三)成绩计算与拟录取
1.申请—考核总成绩计算方式
申请—考核总成绩满分为500分,其中外语成绩、专业基础成绩、专业综合成绩满分均为100分,综合能力成绩满分为200分。申请—
考核总成绩=外语成绩+专业基础成绩+专业综合成绩+综合能力成绩
2.公布结果与拟录取
(1)申请—考核总成绩不合格者(低于总成绩满分的60%)不予录取;各单项成绩中有不合格者(低于该单项成绩满分的60%)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报考同一导师的考生按照申请—考核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当本年度招生导师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分学科,将所有本年度招生导师名下申请—考核总成绩排名第一的考生,按申请—考核总成绩排序,由高到低顺序录取;当招生计划数超过本年度招生导师人数时,在所有本年度招生导师名下申请—考核总成绩排名第一的考生全部录取后,再将所有本年度招生导师名下申请—考核总成绩排名第二的考生,按申请—考核总成绩排序,由高到低顺序录取。具体录取人数与录取结果取决于该学科本年度博士招生计划数。
(3)申请—考核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照专业基础考核、专业综合考核、外语考核、综合能力考核单项成绩降序排列。
(4)拟录取名单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学校统一公示。
三、培养环节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按照国家、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进行培养,参加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预答辩等各环节考核,对各环节考核未达到要求的博士研究生给予学业警告、延期、分流或淘汰。
四、信息查询及联系方式
1.招生信息网址:
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https://yjszs.shu.edu.cn/
上海美术学院官网:https://safa.shu.edu.cn/index.htm
2.微信公众号:上海大学研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3.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1-56510906(工作日:8:30~11:00,13:00~16:00)
纸质材料接收人(请考生务必选择顺丰或EMS快递邮寄,如果学院有要求请以学院要求为准):
申请材料邮寄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延长校区)美院新大楼A204室,邮编:200072,联系人:李老师,收件联系电话:021-56510906。收件时间:以上海大学当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详见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规定时间为准(以邮戳时间为准,国定假日与双休日除外)。顺丰快递和EMS快递均可(不收到付件)。
参考书目:
导师介绍(按导师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陈红梅
陈红梅(陈一梅)(女),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美国哈佛大学、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2014-2015)。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妇女工 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女书法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委、浙江文艺发展智库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 1. 书法篆刻理论与创作研究 2. 中国书画篆理论研究。主要学术著述包括:《陆维钊书法篆刻专业教学研究》、《宋人关于<兰亭序>的收藏与研究》、《 <兰亭序>与中国书法艺术》、《颜真卿》、《书法理论基础》。发表学术论文《董其昌与〈兰亭序〉》 、《“定武兰亭”与赵孟頫书风》、《宋代丛帖中的<兰亭序>》、《明代丛帖中的<兰亭序>刻本》、《柯九思本“定武兰亭”流传略考》、《赵孟頫<兰亭序>临本 述论》、《黄庭坚与“定武兰亭” 》、《玉枕兰亭的刊刻流传及其影响》、《丰坊与<兰亭序>》、《薛绍彭与<兰亭序>》、《陆维钊书法篆刻硕士研究生教学研究》、《碑学大师的“兰亭”情结——陆维钊与<兰亭序>》等50余篇 ,广泛分布于《中国书法》、《美术与设计》(南艺学报)、《美术史与观念史》、《新美术》、《美术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曾作为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大字典》、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敦煌草书字典》编撰。主持完成上海大学重点教材、上海市教委创新科研项目《<兰亭序>与中国书法艺术》 ;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背景下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上海公共文化消费调查》、《上海节庆文化消费调查》。 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元明人收藏、研究<兰亭序>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主要参展经历:草书作品入展“第二届全浙书法大展”( 1998年)、草书作品入展“第五届全浙书法 大展” ( 2004年)、在浙江大学举办首度个展——“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汇报展”( 2005年)、行书作品入展“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2006年)、“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安美杯书法展”( 2006年)参与联展“今日书象 ,海上八人书法展” ( 2007年)、小楷条幅入展上海市妇女书法篆刻大展(2015年)、行书条幅入展上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篆刻大展(2015年)、草书作品入展全国重点艺术院校书法篆刻作品邀请展 ( 2017年)、草书作品参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篆刻大展(2019年)、行书作品参展上海市妇女书法篆刻展览(2021年)、大篆对联参展第十三届“新时代新女性”海峡两岸暨港澳台地区美术书法联展(2022)、行书作品参展中国书法年展(2023)、大篆对联陶瓷书法参展第四届全国陶瓷书法作品展(2024)。学术成果获奖 :浙江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11年)、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2012年)、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2013年)、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书法理论贡献奖(2013年)、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2014年)、上海市大学生书法篆刻展优秀指导教师奖(2019年)、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年度书法学术奖(2020年)。
联系方式: 13917125585@qq.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蒋英
蒋英(女),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美术史,重点研究领域:近现代中外美术交流、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近现代上海美术史。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本,编著2本。承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
联系方式:381703880@qq.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李超
李超(男) ,教授 ,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获博士学位。二级教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伟长学者 ,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天津美术学院兼职教授。曾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现为上海美术学院理事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 事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艺术博物馆学、中外艺术交流。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上海油画史》、《架上的缪斯》、《中国早期油 画史》、《中国现代油画史》、《中国近代外籍移民美术史》、《中国近现代美术文献十讲》、《上海的客厅》等。主编《中国西洋画百年珍藏 系列》、《中国油画研究系列》、《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集成》等。2009年专著《中国早期油画史》获得首届“ 中国美术奖 ·美术理论评论奖”。
2001年主持“十 ·五”国家艺术科学规划课题“ 中国早期油画史”( 2005年结项) ,2007年主持“十一 ·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中国近代 外籍移民美术史”( 2011年结项)。2013年主持国家“十二五”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近现代长三角美术资源研究”( 2017年结项)。2018年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 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海外收藏研究”( 2018年立项)。2020年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中国近现 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首席专家(2020年立项)。
联系方式 :lichao1962@ 126.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马琳
马琳(女),博士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专业:艺术学理论。主要研究领域 :艺术管理研究、艺术博物馆学研究、展览史研究。
成果 :发表论文数十篇 ,出版专著《周湘与上海早期美术教育》 ,《中国书法简史》,《西方艺术展览制度研究:从沙龙展到双年展》 。主编《展览改变艺术:策展的可能性》 ,《上海早期抽 象:艺术史的再研究》 ,《水+墨:在书写与抽象之间》) ,《水+墨:人物画的发展》 ,《风自海上》 ,《无问西东》和《新海派》等。
承担的科研项目与策展情况:2015年《美国艺术赞助制度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2020年7月 ,是国家社科基 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子项目负责人。
个人主持的策展项目涉及艺术史回顾展以及绘画、雕塑和影像等各类当代艺术展 ,在国内外相关博物馆、美术馆策划相关学术展览数十个。 近年来对公共艺术与社区也非常关注 ,推动“社区美术馆”计划并策划系列“艺术社区”展览、讲座和公共教育活动。
联系方式 :malin_rock@ 126.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苏金成
苏金成(男),教授、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访问学者,河北大学、云南大学、青岛大学、宁波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与兼职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与抽检专家,教育部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导师,农工党中央书画院常务理事,农工党上海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新加坡国际水墨协会海外评审委员,国际设计科学学会公共艺术设计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宝山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研究领域: 书画创作与鉴藏研究、文化遗产与创新研究、艺术创意与传播研究。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水陆画图像谱系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水陆画与“三教合一”思想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书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佛教造像业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画院史》、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7批面上资助、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项目《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明清水陆画的艺术特征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及其数字化应用建设》、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视觉艺术下的中国现代书法图式研究》、重庆市哲学社科项目《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研究》、四川省哲科项目《四川美术史通俗读本》。出版专著与编著《信仰与规范:明清水陆画图像研究》、《图像与造像:山西中部宗教美术考察与研究》、《从传统到当代——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美术的文化诠释》、《澄明之境》、《现代书法档案汇编》等。译著《美国设计专业基础课目完全教程(丛书名:美国艺术与设计专业品牌教材)》(合作)。在《美术》、《美术研究》、《美术与设计》、《中国书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等CSSCI期刊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策划主持或参加学术论坛:第十届“中原美术”论坛、新安画派与当代美术发展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高校美术教育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闳约深美·第三届中国南京国际书法研究生教育论坛、2022年中国艺术传播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数媒创艺与元宇宙发展专题研讨会、“启功先生与美育”学术研讨会、桃坞镌印:2020全国版画(木板)学术邀请展——江苏、苏州版画的承继与拓展学术研讨会、全国“艺术史:边界与路径”高端学术研讨会、书道薪传·首届中国西安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第四届与第六届东方设计论坛、中国南京书法研究生教育论坛、第六届海峡两岸高校名家邀请展与书学论坛、民俗艺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敦煌石窟图像与禅观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首届艺术考古学理论研讨会、中国现代书法二十年学术研讨会、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青年论坛等学术论坛。书画作品参加《“中国书画五洲行”国际巡展(香港站)系列展》、《“后海派”艺术大展:水墨壹佰》、《“天地人和”首届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第24回日中书画篆刻交流展》、《“艺苑撷英 ·华夏前行”首届全国艺术院校青年中国画作品学术邀请展》、《丝路翰风——百位中国书法博士作品东南亚 系列展》、《襟抱四海——国际水墨邀请展》、《书道薪传·首届中国西安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暨教师作品邀请展》、《旧邦新命——北京大学 120周年纪念全国书画邀请展》、《让世界了解中国——中国宣纸与绘画意大利展》、《闳约深美——刘海粟师生作品展》、《“艺域无疆”上海美术学院作品埃及展》、《中国梦·艺术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当代名家邀请展》、《全国重点艺术院校书法篆刻作品邀请展》、《“心象无尘”中国艺术纽约展》、《中国书画艺术坦桑尼亚展》、《第六届海峡两岸高校书法名家邀请展》、《传统与创生——现代中国艺术与世界遗产日本特别展》、《传承与嬗变——墨韵米兰世博艺术展》、《百年礼赞——2021全国美术作品邀请展》、《2021首届当代水墨创作暨两岸百位名家学术联展》、《全国首届高校教师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等国内外展览一百余次。
联系方式:art3@ 163.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殷双喜
殷双喜(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博士。研究方向:20世纪中国美术史。曾参与策划“中国现代艺术大展”(1989)、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1993,1994)、“东方既白: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2003,巴黎)等展览。曾任第11届、第12届、第13届全国美展评委(2009,2014,2019),第6届“艺术中国”AAC评委会主席(2011),第55届、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评委(2013,2019),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评委(2014),《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像油画》(2015)、第4届中国油画双年展(2018)的策展人。
学术任职: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旅部国家重大题材创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近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专家。
学术出版:专著《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2006)、《现场:殷双喜艺术批评文集》(2006)、《对话:殷双喜艺术研究文集》(2008)、《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2009,总主编)、《殷双喜自选集》(2014)等。主編《吴冠中全集·第4卷》、《周韶华全集·第7卷》、《黄永玉全集·第2卷》、国家重点图书《新中国美术60年》(分卷副主编,2009)、《毛主席: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影像经典美术卷》,(主编,2015)、《20世纪中国美术批评文选》(主编,2016)、《高山流水:<美术研究〉创刊60周年优秀论文选集》(主编,2019)等。参与王朝闻总主编、邓福星副总主编的《中国美术史20世纪卷》雕塑部分的写作。2015—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负责人,项目经费250万元。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美术创作中的民族精神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获奖:曾获国家新闻出版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2007);“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2007);中国雕塑学会“中国雕塑史论研究奖”(2008);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2009);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啄木鸟奖(2016);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奖(2021)等。
联系方式:yinshuangxi@263.net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张长虹
张长虹(男),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09-2010)。
主要研究方向:1.古代中国的美术与社会;2.美术展览与近代中国的美术转型。
主要学术著述:《中国古代美术史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品鉴与经营:明末清初徽商艺术赞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评注·清代卷》、《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评注·近现代卷》(杭州出版社,2016年)、《我用我法:石涛艺术与社会接受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年)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广泛分布于《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汉学研究》、《新美术》、《美术研究》、《文艺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学术成果获奖:
第六届上海市历史学会奖(2009);
第十一届、十三届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2,2016);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暨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铜奖(2014)。
联系方式:zch@shu.edu.cn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张苏卉
张苏卉(女),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美国东北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研究、公共艺术与环境设计。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基于生态理念的公共艺术和城市未来发展研究” [18BG11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基于生态意识的公共艺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发展研究” [2010EWY001]、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大学数字博物馆的沉浸性与交互性研究” [12YS008]、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世博会与公共艺术——城市文化视野下的公共艺术研究”[shu07067]等项目,并且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
2017年1月,学术专著《艺术、生态与城市的共生》获得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资助,2017年8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在《装饰》、《艺术设计研究》、《艺术百家》、《美术观察》、《世界美术》、《艺术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30余篇。
联系方式:zhangsuhui1520@163.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
张晓凌
张晓凌(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报》社长、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美术发生学。主要讲授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国古代绘画史、当代美术批评与策展等硕士、博士课程。
主要研究成果及实践项目有:2019年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美术史》。其专著有:《中国原始艺术精神》、《中国民间美术全集.服饰卷》(上下卷)、《观念艺术:解构与重建的诗学》、《抽象艺术:另一个世界》,译著《中国神话根源之谜》。发表主要论文有:春天的序曲——当代美术作品中的春节(2022年)“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2022年)上海: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与新兴艺术的策源地(2022年)新时代的壮丽史诗:“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述评(2022年)“只此青绿”:古典山水精神的返场与再生——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观剧所思(2022年)共生世界:语言的乌托邦与现实的自审(2023年)《中国美术现代性的起源》、《历史的审美叙事与图像建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论纲》、《游观:中国古典绘画空间体系的重构》、《新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叙事》、《超当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方位》、《笔墨新体与中国画现代性建构》等300余篇。主要美术作品有:丝绸之路油画系列、超微观新水墨系列等。主持的研讨会:“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暨研讨会”(2023年) “五星出东方:国际美术大展暨论坛”(2023年) “譬如青春——第17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暨研讨会”(2023年)”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文脉大展暨学术研讨会”(2022年)“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2022年)“从风自海上至无问西东”学术研讨会(2022年)2010年主持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研讨会;2011年主持“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美术——中国国家画院30周年院庆学术论坛”,并做“返回东方”主题演讲;2012年主持“走进延安——中国国家画院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主题活动”座谈会;2012年担任以“艺术的未来与现实”为主题的“2012年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策划委员;2013年主持“游观智慧——中国古典绘画空间理论与实践”学术专题研讨会;2014年主持第四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丝绸之路·汉唐精神与中国美术发展战略峰会;2016年在哈佛大学做主题为《丝绸精神的复兴与视觉重构》的演讲;2016年主持“水墨东方——中国当代水墨意大利展”研讨会;2016年在北京恭王府举办“艺道日新——张晓凌师生作品展”;2017年在美国纽约主持中国当代水墨美国展研讨会;2018年在意大利罗马主持中国油画意大利展研讨会;2019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主持“培根铸魂”展研讨会;2021年主持“全国美术高峰论坛”;2021年主持“新文科背景下的美术教育的未来”研讨会等。策划的主要展览有:弥散——中国当代大漆艺术展(2023年)顾黎明的语言转换——从马王堆到山水赋(2023年)中国表现2023(2023年)王克举油画长卷《黄河》展(2022年)东边日出西边雨——杨晓阳丝绸之路写意写生作品展(2022年)冥造玄理:孟禄丁&图像寓言:蔡广斌双个展(2022年)璞心逐梦——韩玉臣油画写生作品展(2022年)“中国油画双年展”(中国美术馆)、“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50家展”(中华世纪坛美术馆)、“神游东方——周韶华艺术大展”(上海中华艺术宫)、“水墨东方——中国当代水墨美国展”(纽约中国艺术馆)、“超当代——凤凰艺术年展”(凤凰古镇)、“记忆之光——鲁杰罗·萨维尼奥唐勇力朱塞佩·莫迪卡张译丹四人展”(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新水墨1978—2018”(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培根铸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70人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主要获奖有:国家社科基金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奖、中国美术奖、文化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成果评论一等奖。
邮箱:zgxdmss@163.com
注:只招收非定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