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100 文物(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学制:4 年
专业介绍:
上海大学文物学科拥有众多国际和国内一流研究平台,包括硅酸盐质文物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始、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ICOM-IMREC)、上海市无机质文物考古与保护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国家文物局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等。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ICOM-IMREC)是国际博物馆协会唯一的研究与交流位文化中心。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是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17年在上海大学共同创立的、国内首家以文物保护基础科学为研究方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机构。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牵头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是由国家文物局挂牌,国内唯一以流失文物来源为研究方向,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的研究中心。
文物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现代文物事业理念,掌握文物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文博专业素养,关注行业和国际发展前沿的实践型、创新型高层次文物专业人才。本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文物价值挖掘阐释、文物展示利用与传播、文物保护等。其中文物价值挖掘阐释方向含革命文物与文化研究,由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联合招生培养。欢迎有志从事上述领域研究的人员报考相关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01.文物价值挖掘阐释
02.文物保护
03.文物展示利用与传播
指导教师:
01.文物价值挖掘阐释
段勇、丁见祥、陈菊霞、安来顺、潘守永、徐坚
02.文物保护
黄继忠、纪士东、于瀛洁、方昱春、周文静、武星、任伟、冯凌燕
03.文物展示利用与传播
段勇、丁见祥、陈菊霞、安来顺、潘守永、徐坚
考试科目:
1. 1001英语
2. 2055文物专业基础
3. 3055文物专业综合
申请-考核办法:
上海大学文物专业2025年以“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为规范文物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相关工作,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出优秀的博士研究生,特制定2025年文物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一、招生对象
符合上海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报考条件,并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基本理论知识等基本理论知识,拥护党的领导;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它违法违纪记录,恪守科学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硕士生,或与文物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确定为优秀、符合硕博连读的在读硕士生;
4.报考就业方式一般应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即入学前须将考生本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等转入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申请。
二、组织管理
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和指导下,开展文物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成立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各项工作。
三、“申请—考核制”选拔流程
(一)接收申请
1. 申请者按照上海大学报考当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时间进行网上报名,并按时提交报名材料。
申请材料提交明细如下:
(1)材料目录(注明申请人姓名、报考专业和导师);
(2)《上海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一份,完成网上报名后,从网上报名系统直接打印,A4纸正反面,盖章签字须齐全);
(3)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位认证报告)。
考生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查询学历信息并下载打印本人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如不成功须申请书面认证报告后复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s://www.chsi.com.cn/wssq/);
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在线查询学位,并截图打印,如不成功须申请中文学位电子认证报告后打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www.cdgdc.edu.cn/cn/;
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在线申请学籍验证并下载打印学籍认证报告。
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
(5)硕士成绩单原件(复印件需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考生档案保管部门公章);
(6)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7)外语水平成绩证明复印件;
(8)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9)两位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学科的正高级职称专家亲笔签名的推荐书原件(具体格式可从网上下载,用A4纸打印);
(10)科研成果(含已取得的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如论文被SCI、EI检索,需提供相应检索证明原件);
(11)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已完成部分的论文文稿);
(12)本人陈述(含学习经历、学术志向、自我评述、已有成果简介);博士期间详细研究计划书(计划书不少于5000字,模版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文件下载”栏目中下载);
(13)其他可以证明申请人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证明文件或申请人认为有价值的其他申请材料。
考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务必保证真实有效,一经发现材料造假,即取消其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和学籍。
2. 申请者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一经发现申请者不符合申请条件,将不予录取,已录取者取消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申请者本人承担。
(二)资格初审
1. 由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博士招生申请资格审核小组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初审。
2. 综合能力审查:由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博士招生综合考核专家组根据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重点考察申请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人品素养,综合外语水平、硕士期间成绩、发表学术成果、获奖等各种条件筛选出优秀考生,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匿名投票表决,最终产生进入学科复核阶段的名单。
(三)综合考核
1. 综合考核前申请人需携带: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②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原件)至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研究生秘书老师处核对。
2. 综合考核由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请人的外语水平、专业基础、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 综合考核分为英语(100分)、文物专业基础(200分)、文物专业综合(200分)三门科目,满分为500分。同一专业内按照专业方向总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录取,申请考核最终成绩低于总成绩60%者不予录取。
4. 考核时间:另行通知
5. 考核地点: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四)录取公示
学院评审委员会根据申请人的综合考核成绩,按照录取规则、结合学校下达的招生名额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经学院分管领导确认后报研招办审批,经审批同意后在研招网公示。
纸质材料接收人(请考生务必选择顺丰或EMS快递邮寄,如果学院有要求请以学院要求为准):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1)66136008
联系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4号楼C102
邮编:200444
参考书目:
导师介绍(按导师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安来顺
(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研究、国际文化交流。近年来,参与8项国际专业指导文件的起草,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编或联合主编博物馆专著9部,策划主持编辑和翻译博物馆专著2部,发表专业论文近120篇。发起和参与中国第一批生态博物馆——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建设,主持中国农业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陈,主持亚太地区博物馆现状与发展研究。长期担任国际博物馆协会、世界最佳遗产利用等国际组织的领导职务,倡议并推动建立全球唯一国际博物馆研究智库——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现任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ICOM-ASPAC)主席、国际博协研究与交流中心(ICOM-IMREC)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博物馆》杂志执行主编、《国际博物馆》(Museum International)全球中文版特邀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兼博物馆学科主编,全国文物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外特邀专家、浙江自然博物院理事长。
联系方式:an_laishun@shu.edu.cn
陈菊霞
(女),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文物研究阐释。曾在敦煌研究院工作多年,历任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文献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敦煌文献、敦煌石窟图像研究。出版专著《敦煌翟氏研究》、《世博丛书:敦煌与隋唐城市文明》(合著)、《莫高窟史话》(合著),发表论文40多篇。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和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兼任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理事。2004- 2006年,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研修二年。2009-2010年,赴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学半年。2012年6月和2017年5月两度赴法国东亚文明研究所访学。
联系方式:cjxskt@163.com
丁见祥
(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水下考古/海洋考古、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具有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资质、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领队资质。主持国家文物局“福建平潭海域水下考古区域调查——以海坛海峡为中心”项目(2013-2014)、“水下考古区域调查与物探技术研究”项目(2018)、“南海海域深海考古调查”项目(2018)等工作,并多次主持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才培训项目(2011、2015、2016、2017)。参与国家文物局“国家考古工作十四?五规划”编写项目(2021,核心成员)、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水下考古探测关键技术研发”项目(2020至今,核心成员)、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西沙群岛出水陶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2016至今,子课题负责人)、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项目“水下文物探测保护技术体系研究及示范”(2013—2019,专题执行负责人)、法国文化部水下考古所“法国地中海水下遗址调查与评估项目”(2016,主要成员)等。
联系方式:jxding1981@shu.edu.cn
段勇
(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中外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研究。兼任国际博物馆协会研究与交流中心管委会副主席、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博物馆理事会理事长等。出版《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研究》《当代美国博物馆》《明清皇宫紫禁城》《乾隆“四美”与“三友”》《当代中国博物馆》《清宫散佚文物调查研究》六部专著和《东亚艺术与美国文化》一部译著,发表约80余篇专业论文和学术文章。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委托课题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遗产”评审专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式:duanyong@shu.edu.cn
方昱春
(女),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模式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人工智能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等。主持9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科学院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IJCAI、ICASSP、ICIP、ICPR等学术会议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CCF会刊级别论文40余篇。申请获授权专利5项,申请获登记软件著作权12项。担任IEEE Shanghai WIE Affinity Group主席、CCF计算机视觉专委委员和CSIG视觉大数据专委委员。CCF会员、IEEE会员、ACM会员。
联系方式: ycfang@staff.shu.edu.cn
冯凌燕
(女),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文物保护材料、新型功能材料设计、分子识别及光/电化学生物应用、高通量材料制备和电催化设计等。2003-2007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7-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3-2016期间在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于利希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之后入职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先后独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及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共80余篇,其中一篇荣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多篇文章被选为ESI “Highly Cited Paper”和封面文章,文章累计被引3000余次。
联系方式: lingyanfeng@t.shu.edu.cn
黄继忠
(男),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岩土文物保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曾长期在云冈石窟研究院、山西省文物局从事文物保护研究与管理工作,现为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伟长学者,现任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院长,兼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石质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等。
联系方式:hjizhong@shu.edu.cn
纪士东
(男),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新型文物保护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湿化学法纳米功能粉体的制备与应用;光响应机能材料制备与应用;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A类)入选,主持与承担国家863 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科发局重点布署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市科委重点研发项目等10 余项国家与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及多项企业研发项目。发表相关论文80余篇,申请相关发明专利38项,获授权20项(含3项日本专利),制订行业和企业标准各1项。
联系方式:Sdki@shu.edu.cn
潘守永
(男), 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新博物馆学、博物馆人类学与社会文化变迁。参与国家博物馆分级评估标准的制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与国家博物馆条例的撰写。参与主持了中国体育博物馆、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群、浙江松阳乡村(生态)博物馆群、山西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的策划和建设。是第三代生态博物馆运动的参与者与领导者,在国际博物馆学界有重要影响。出版(不含主编)著作16部,主编《博物馆里的中国》(10卷)、《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版)(147卷)、《中国56个民族神话绘本》(30卷)等国家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得中国政府出版奖及中华优秀出版奖等6次。发表中英文论文110多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族大调查的学术回顾文献整理和当代价值研究”首席专家。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
联系方式:spann@shu.edu.cn
任伟
(男),教授。围绕量子科技相关交叉学科在物理、化学、材料、纳米、文物保护、电子工程、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香港大学物理系博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和美国阿肯色大学研究助理教授。至2023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包括12篇Phys. Rev. Lett.,50多篇Phys. Rev. B,1篇Nature,1篇Science,2篇Adv. Mater.,7篇Nature子刊等)。出版科普图书《玩转量子世界》一套共五册。担任国际晶体学会数理分会委员、上海市物理学会凝聚态物理专委会主任、上海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Nature和PRL等评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基金十多项。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上海市教委、科委等人才项目,参与国家科技部青年973、上海市材料基因组工程。
联系方式:renwei@shu.edu.cn
武星
(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多模态数据挖掘,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人工智能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参与两项;参与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两项;主持省部级项目六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一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一项;主持重点横向项目三项,其余项目十余项。主编科研专著一本《大数据测评》,发表SCI/EI/ISTP索引论文9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2篇,中科院一区期刊论文16篇。中国发明专利授权9项,申请25项,拥有软件著作权1项。
联系方式:xingwu@shu.edu.cn
徐坚
(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博物馆学和人类学。曾任美国巴德学院访问助理教授、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法国高等人文研究基金会爱马仕学人、日本创价大学访问教授。曾担任山西青铜博物馆、上海歌德开放空间、广东美术馆、洛阳博物馆等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和展览策展人。曾主持湖南、广东、贵州和云南等地生态博物馆、社区考古学和村史计划。代表作包括《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等,多次荣获中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奖。
联系方式:jxshu@shu.edu.cn
于瀛洁
(女),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精密测量技术及仪器智能化、在线在位检测技术及装备,文物无损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等。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光科技专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等。目前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在光学检测、全息显示等领域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联系方式:yingjieyu@staff.shu.edu.cn
周文静
(女),研究员。200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微纳光学成像与精密测量、数字全息测量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光学信息处理方法,文物无损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等。在研以及完成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合作项目、上海科委重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上海教委创新基金、上海市博士后基金、高新技术委托项目等。研究成果在国内国际光学领域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0项,同时受邀担任多家光学领域国内外著名期刊相关论文发表的审稿工作。获2017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联系方式:lazybee@s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