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源于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综合,是我国先进医疗器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学科。随着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典范”规划的实施,大健康产业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热点。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尤其是新技术、新材料、新仪器及智慧医疗等相关前沿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为突出,人才缺口更大。生物医药行业统计报告显示,近3年生物医学工程产业高层次研发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在未来5到10年市场急需的人才中,生物医学工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位列前10名。
上海大学在创新生物医用材料和细胞医药等领域形成了医工交叉学科特色与国际领先优势,高端医疗仪器研发也引领国内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员,广受好评,生物医学工程居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1—300位。我校围绕“立足现代生物工程与医学技术,瞄准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定位,形成了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生物医学电子学及仪器、神经信息处理、组织工程五个研究方向。 生物医用材料方向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生物材料的可控制备和微观组成/结构表征;生物材料的生物学效应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生物材料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该研究方向基于“材料生物学”新概念,发展智能化和诱导活性新型生物材料,开发活性骨修复材料及生长因子制备和材料活化新技术;自主研发生物3D打印机用于血管壁、骨、神经等缺损修复;制备柔性生物电子器件,解决器件与细胞电通讯的选择性难题;基于纳米技术和光学生物传感器,实现肿瘤等疾病的高效安全诊疗。 组织工程方向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干细胞生物学及其医药特性;组织构建、修复和功能重建;类器官及血管组织工程;组织再生产品开发及标准制订等。该研究方向针对组织工程中免疫排异、血管生成等医疗难题,从细胞、组织及其微环境等层面创新多种关键技术体系,采用细胞多组学、单细胞测序、材料生物学等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建立组织工程的医学评价体系及标准,提出组织工程产品干预修复衰老与组织器官损伤的新策略。 医疗仪器方向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医学图像(核磁共振成像、正电子放射成像等)分析;医学信号(脑电信号、肌电信号等)处理;医学仪器及系统的原理与设计;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类脑计算)研究。该研究方向致力于在高端医疗影像和诊断、微创植(介)入器械、精密治疗和康复设备等产品研发领域形成特色;利用和发展最先进的生物医学影像技术,在微观、介观及宏观等不同水平,结合核磁共振成像、正电子放射成像等多模态成像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研究,致力于解决与脑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代谢疾病等相关的系列重大医学问题。 |
学制:2.5 年 |
研究方向: |
01. 生物材料
02. 组织工程 03. 医疗仪器 |
指导教师: |
赵春华、陈付学、肖俊杰、李颖洁、陈红霞、陈雨、廖新化、魏滨、刘战民、沈路一、武志华等教授;蒋皆恢、邓嘉莉、冯炜、郏佳、李艳利、马中良、苏海峰、余美花等副教授。 |
考试科目: |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1数学一 4. 858生物化学(理工)(适用于01、02方向) 831信号与系统(适用于03方向) |
复试科目: |
1. 01、02方向:生物技术
2. 03方向:医学信号处理 |
备注: |
该专业在生命科学学院培养。 |